2014年云南公務員行測定義判斷習題及精解(1)
1.人工智能:是指能夠模仿人類智能和行為,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能夠感知環境和決策規劃,從而自動地執行任務或者完成設定的目標。按照定義,下列屬于人工智能的范疇是()。
A. 全自動洗衣機在使用者把衣服放進之后,能夠自動地完成注水、洗衣、換水和甩干等一系列洗衣流程
B. 性格測試軟件能夠根據測試者的各種輸入參數,按照設計好的算法進行計算,從而給出被測試者的性格描述
C. 阿迪達公司新研制的機器狗,能夠根據人的穿著和外貌特征識別出男女,分別用“先生您好”和“小姐您好”和不同性別的人打招呼
D. 裝配線機器人能夠根據工程師預先設定的參數,完成不同機器設備的不同零部件的裝配工作
2.過失犯罪: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下列屬于過失犯罪的是()。 ——四川中公教育
A. 李、杜兩人素有仇怨,一次二人因口角爭執進而發生武斗,李被杜所傷
B. 汽車司機張某發現人行橫道上有幾個人,但都避開汽車的通道,便沒有減速,不料一人沖上來被車撞死
C. 電影放映員何國在不知麻袋中為何物的情況下,將麻袋放在火爐旁,造成膠片自燃
D. 阮芳在遭到歹徒襲擊時奮起反抗,順手撿起一塊石頭砸去,卻不料將對方砸死
3.行政訴訟:指人民法院基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請求,對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并作出判決,解決行政爭議的活動。根據上述定義,下列行為屬于行政訴訟的是()。
A.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杜威因與人爭執將人打傷,被告上法庭
B. 兩個國有企業因為經濟糾紛而打官司
C. 馬力因鄉政府違章占用其房屋基地,而對鄉政府提出控訴,要求給予賠償
D. 人大代表魯泰等三十人,對一行政法規的合理性提出質疑,并提交修正議案
4. 先用權:是指專利申請之前,已有人制造相同產品,或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作好制造或使用的必要準備,則在批準申請人的專利權以后,上述人員仍可在原范圍內繼續制造和使用的權利。國際上一般把“先用權”當作不能視為侵犯專利的情況之一。下列不在先用權照顧范圍的情況是()。
A. 小王將祖傳秘方申請專利,同樣知道秘方的堂兄仍可繼續使用秘方生產
B. 甲公司獲得專利權后發現乙公司早就在生產同類產品
C. 激光切割刀有很多專業技術人員在研究,丁廠獲得該項專利后,其他人也自然有先用權而不被追究
D. 甲、乙公司都作好必要準備生產同種包裝,但甲公司獲得專利權,乙公司繼續生產
5. 無效勞動合同:是指當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訂立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勞動合同。雖然是當事人雙方協商訂立的,但法律規定的專門機構認為無效合同后,國家不予確認,法律不予保護。根據上述定義,下述哪種行為是典型的無效勞動合同?() ——四川中公教育
A. 樂同在勞動行政部門的參與下,與某工廠簽訂了勞動合同
B. 方圓被某廠雇傭,書面合同規定月薪八百元人民幣,并口頭約定遵循國家相關的政策和法律
C. 馬原被某廠雇傭,書面合同規定管吃管住,月薪八百元人民幣,無節假日
D. 泰樂在勞動市場被某餐館雇傭,簽訂勞動合同,并當場作了合同公證
云南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yngkw.org/)參考答案解析 題目或解析有誤,我要糾錯。
1.C 注意“自動地執行任務或者完成設定的目標”,A、B、D三項都是被動的,只有C項是主動的。
2.B 注意“疏忽大意”,只有B項符合,屬于“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
3.C 注意“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A、B、D三項所講的都不是具體行政行為,只有C項符合。
4.B 注意“先用權”的條件,B項是“同類產品”,不符合“制造相同產品”的條件,所以選B。
5.C 注意“訂立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勞動合同”,A、B、C三項都具有法律效力,只有C項不具有。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