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流感爆發之下的兒科醫生“荒”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9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流感爆發之下的兒科醫生“荒”。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仔細研讀下文>>>2019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流感爆發之下的兒科醫生“荒”
背景鏈接
全國性流感爆發期間中國大部分醫院的兒科都陷入癱瘓,不是因為病兒太多,而是因為醫生嚴重不足。所以有的患者要排三四個小時的隊,于是患兒家長在醫院門口抱怨,“看個病怎么這么難!醫生超負荷工作的背后,是目前醫療系統面臨的一個全國性現象:兒科醫生荒。云南基本每個醫院兒科平均要排隊4小時;深圳某醫院一名兒科醫生一天看了將近300個病人,是普通門診工作量的3倍,不少醫生帶病堅持;天津某三甲醫院甚至因為兒科醫生全部病倒而導致兒科停診……為了解決兒科醫生荒,政府也是費勁了心思。2015年7月,國家衛計委發出了《關于醫師資格考試短線醫學專業加試專業內容有關事項的通知》,但其中的規定未能起到制定政策時的預想效果,某種程序上更容易加深醫患矛盾,同時也容易令兒科醫生感覺到沒有職業尊嚴,不受尊重。
綜合分析:
當前我國開始實施“二胎”政策,國家頂層設計長期致力于保障全民享受到高質量醫療服務,但這場流感帶來的兒科醫生“荒”充分暴露了我國現有醫療資源的嚴重不足,尤其是兒科醫療資源更是捉襟見肘。這其中既有“架天線”的制度設計問題,也存在“接地氣”的全民搭建問題。
首先是醫鬧問題。根據《中國醫生執業狀況白皮書》的數據,截至2018年1月9日,中國有66%的醫師經歷過不同程度的醫患沖突,其中經歷過語言暴力的占51%,我國每所醫院平均每年都要發生27起暴力傷醫事件。在兒科,這種現象尤甚,尤其是面對兒科患者本身溝通困難的特殊性,加上現代父母對于孩子的診視,導致那些不該醫生承擔的風險,他們正在被迫承擔,某種意義上說,兒科醫生已經成為了一個“高危職業”。
其次是兒科醫生的高飽和工作量。“金眼科銀外科最苦最難小兒科”就是最真實的寫照。根據2017年5月發布的《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顯示,中國兒科醫生缺口已經超過20萬,而當前中國兒科醫生總數才僅為10萬人左右。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和勞累程度有目共睹,我國去年醫療機構就診人次接近80億,患者數量與日俱增,醫護人員數量供不應求。如果醫護人員不加班加點,恐怕是很難撐起這龐大的診療量。有些醫院人手不足,甚至出現了“黑+白+黑”或者“白+黑+白”的值班制度,連續的高強度工作讓醫生群體極易罹患上心臟病,發生猝死。
再次是收入不高,培養機制偏向傳統,至人才吸引力弱。由于以藥養醫的現狀尚未根治,因此兒科醫生的收入普遍不高,甚至有數據表明其收入只到普通醫生的四分之三。每年中國有80萬醫科生畢業,成為醫生的只有2.2萬人,而成為兒科醫生的只有300多人。醫學畢業生出于更現實的考慮都會選擇更加快捷的其他臨床學科,因此不僅新增醫生人數少,本身已經是兒科醫生的人也在逐漸離開這個行業。
對策措施:
解決這一社會矛盾需各方合力,為兒科醫生的生存和發展搭建更加趨于理性和正規的環境。政府應加大財政投入,合理完善制度規劃,管理部門應該出臺政策,留住人才,全國范圍適當分散醫療資源,多發展基層兒科,同時醫患雙方均要端正心態,以愛和耐心對待“花朵”們的病痛。
首先,政府加大財政投入,合理規劃兒科醫生培養和醫院布局,合理增加兒科病床,優化資源配置,及時深化臨床醫學兒科方向專業五年制本科生培養改革,在醫科高校擴大兒科專業本科生招生規模,實施臨床醫學兒科方向本科免費培養計劃,破解“兒科醫生荒”。
其次,要讓兒科醫生感受到職業尊嚴,管理部門應該出臺合適的政策,制定適合兒科特點的晉升渠道,留住人才是關鍵。從根本上解決兒科醫生收入低、風險高的問題,同時不能用降低兒科醫生從業門檻的方式來解決從業者緊缺的問題,因為比起其他科室來,兒科更需要高素質的人才。此外,社會媒體可以適當設立專門的兒科醫護人員表揚獎項,以提高其社會榮譽感和職業歸屬感。
第三,醫患雙方均要端正自身心態,以關愛和耐心對待醫患矛盾。信任的坍塌,只需要一秒;而重建起來,卻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院方可以通過“醫院開放日”等活動形式增進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增強日常培訓機制,提高整個兒科醫生的專業素養;在日常診療過程中做好常見藥理知識的普及,避免信息不對等造成雙方誤解。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