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亚洲码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日韩在线一卡二卡,日韩亚洲欧美视频,亚洲视频一区在线,欧美大bbbbbbbbb二区,国产女人夜夜春夜夜爽免费
國考職位表 地方站:
您的當前位置:云南公務員考試網 >> 專業科目考試 >> 其它

政法干警《專業綜合Ⅱ》考前預測試卷(一)

發布:2013-05-23 08:48:30 字號: | | 我要提問我要提問

  政法干警《專業綜合Ⅱ》考前預測試卷(一)


  一、單項選擇題(1~45題,每題1分,共451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字母涂黑)。


  1.在中國古代,強調“德刑并用”、“德主刑輔”的學派是(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2.當代中國對法學研究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根本方法是(    )。


  A.歷史考查的方法


  B.社會調查的方法


  C.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


  D.分析和比較法律的方法


  3.不能構成法學體系中獨立分科的是( )。


  A.國內法學


  B.法律史學


  C.應用法學


  D.理論法學


  4.關于法的本質的社會控制論觀點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梅因


  B.韓非


  C.康德


  D.龐德


  5.制定法淵源與非制定法淵源的劃分依據是(    )。


  A.法的淵源的載體形式


  B.法的淵源與法規范的關系。


  C.是否經過國家制定程序


  D.法的淵源的相對地位


  6.《文物保護法》第27條規定:“一切考古發掘工作,必須履行報批手續;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應當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批準。”這一規定屬于(  )


  A.權利性規則


  B.職權性規則


  C.命令性規則


  D.禁止性規則


  7.一般而言,《著作權法》屬于下列哪一個法律部門?(  )。


  A.行政法


  B.民法


  C.商法


  D.經濟法


  8.“事實構成”是指(  )。


  A.構成一個法律事實的相關要素


  B.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事實所構成的一個相關的整體


  C.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的結合


  D.法律規范和法律事實的結合


  9.規范責任論認為,法律體現社會的價值觀念,是指引和評價人的行為的規范,法律責任的本質是什么?(  )


  A.對違法者的道義責難


  B.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存在


  C.使違法者適應社會生活和再社會化


  D.行為的規范評價


  10.原始社會的社會規范以(  )為主。


  A.道德


  B.宗教規范


  C.習慣


  D.法律


  11.黃某是甲縣人事局的干部,他向縣檢察院舉報了縣人事局領導葉某在干部調配中收受錢物的行為。兩個月后未見動靜,黃某幾經努力才弄清是檢察院的章某把舉報信私下扣住并給了葉某。黃某于是又向縣人大、市檢察院舉報章某的行為。黃某的這一行為屬于下列哪一種?(    )


  A.法的適用


  B.法的遵守


  C.法的執行


  D.法的解釋


  12.以下關于法律問題的判斷,表述錯誤的是(    )。


  A.法律中的事實判斷主要解決客觀存在的法律究竟是怎樣的這一問題


  B.法律的價值判斷是作為主體的入所進行的相關判斷,因而它是以主體的取向為尺度,帶有主體性


  C.事實判斷由于根據的是事實依據,所以不存在真偽的區別


  D.規范分析方法、社會實證方法和歷史實證方法都是屬于事實判斷的范疇


  13.將法的本質歸結為理性和正義的西方法學流派是(    )。


  A.古典自然法學派


  B.歷史法學派


  C.純粹法學派


  D.分析法學派


  14.下列關于法律體系、法學體系和法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法學體系是法系賴以建立和存在的前提


  B.在一個國家中,法學體系一般只有一個,而法律體系會有數個


  C.法學體系的范圍比法律體系的范圍廣泛


  D.法學體系是法律體系的基礎


  15.下列思想家中,認為法律就是人民自己意志的記錄的是(    )。


  A.盧梭


  B.霍布斯


  C.西塞羅


  D.孟德斯鳩


  16.憲法最主要、最核心的價值在于(    )。


  A.確認社會各階級的政治地位


  B.使民主制度法律化


  C.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


  D.集中體現階級力量的對比關系


  17.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機關正式通過并公布實施的憲法性文件是(    )。


  A.《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


  B.《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


  C.《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


  D.《共同綱領》


  18.國家制度的核心是(    )。


  A.國體


  B.政體


  C.選舉制度


  D.國家結構形式


  19.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  )。


  A.人民代表大會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單一制


  D.人民民主專政


  20.根據我國憲法規定,下列選項中哪一種情況不是公民獲得物質幫助權的條件?‘(    )


  A.公民在年老時


  B.公民在疾病時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災害時


  D.公民在喪失勞動能力時


  21.在公民享有的憲法基本權利體系中,最基礎的權利是( )


  A.經濟社會權利


  B.人身自由


  C.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D.言論自由


  2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某自治州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制定以后,應當(    )。


  A.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備案


  B.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C.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備案


  D.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23.下列不屬于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的是(    )。


  A.撫養教育子女


  B.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C.參加民兵組織


  D.實行計劃生育


  24.下列哪些屬于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的職權(    )。


  A.審議自治州、自治縣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B.對屬于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C.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也是專門委員會之一


  D.研究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公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書面提出的對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審查建議


  25.下列哪些原則是資本主義憲法和社會主義憲法共有的?<1_)主權在民原則;(2)保護私有財產原則;(3)法治原則;(4)基本人權原則;(5)權力制約原則;(6)議行合一原則。(    )


  A.(1)(3)(4)(5)


  B.(2)(3)(5)


  C.(2)(3)(4)(6)


  D.(1)(2)(5)


  26.關于我國憲法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具體規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1988年憲法修正案規定,國家允許私營經濟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存在和發展


  B.1993年憲法修正案規定,在法律范圍內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C.1999年憲法修正案規定,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國家對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督和管理


  D.2004年憲法修正案規定,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權利和利益


  27.現行選舉法規定,選民可以委托其他選民代為投票,每一選民接受委托最多不得(    )。


  A.超過五人


  B.超過四人


  C.超過三人


  D.超過二人


  28.下列有關公民出版自由的權利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出版自由指公民可以自由設立出版社、出版刊物的權利


  B.出版自由是言論自由的自然延伸,屬于公民政治自由的內容


  C.我國對出版物的管理實行預防制和追懲制相結合的制度,都由國家承擔檢查、監督的職責


  D.2001年國務院通過的《出版管理條例》,列出了十類不屬于出版自由保護范圍的出版物,這屬于對公民政治自由的限制


  29.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合并,應當報請哪個機關批準?(    )


  A.國務院


  B.省級人民政府


  C.省級人大常委會


  D.自治州人大或其常委會


  30.我國以憲法修正案的方式對現行憲法進行修改的活動始于(    )。


  A.1979年


  B.1982年


  C.1988年


  D.2004年


  31.舊中國反動派正式公布的第一部憲法《中華民國憲法》,又稱“賄選憲法”頒布于(    )。


  A.1923年


  B.1947年


  C.1914年


  D.1946年


  32.下列有關國體和政體關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國體決定著政體,是政體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B.國體是內容,政體是國體的表現形式


  C.國體是國家的內在表現形式,政體是國家的外在表現形式


  D.沒有政體,國體也可以存在


  33.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單一制


  34.根據我國憲法規定,下列關于私有財產權的表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


  A.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B.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C.任何人不得剝奪公民的私有財產


  D.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35.某選區選舉地方人民代表,代表名額2’人,第一次投票結果,候選人按得票多少排序為甲、乙、丙、丁,其中僅甲獲得過半數選票。對此情況的下列處理意見哪一項符合法律的規定?(  )


  A.宣布甲、乙當選


  B.宣布甲當選,同時以乙為候選人另行選舉


  C.宣布甲當選,同時以乙、丙為候選人另行選舉


  D.宣布無人當選,以甲、乙、丙為候選人另行選舉


  36.傳說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法官是(    )。


  A.共工


  B.蚩尤


  C.皋陶


  D.黃帝


  37.“觀其眸子,不直則吒然”,即觀察當事人的眼睛與視覺,無理則雙目失神,這就是“五聽”制度中的(    )。


  A.“色聽”


  B“目聽”


  C.“辭聽”


  D.“氣聽”


  38.春秋時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諸侯國是(    )。


  A.晉國


  B.魯國


  C.鄭國


  D.韓國


  39.在秦朝,“予盜父母”、“父母擅刑”等屬于(    )。


  A.公罪


  B.私罪


  C.公室告


  D.非公室告


  40.最早提倡“親親得相首匿”思想的是(   )。


  A.莊子


  B.孟子


  C.公孫子


  D.孔子


  41.“重罪十條”首次規定于(  )。


  A.《晉律》


  B.《開皇律》


  C.《唐律》


  D.《北齊律》


  42.配有律疏的法律有(  )。


  A.《大中刑律統類》


  B.《貞觀律》


  C.《唐六典》


  D.《永徽律》


  43.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刊印頒行的封建法典是(    )


  A.《唐律疏議》


  B.《大明律》


  C.《元典章》


  D.《宋刑統》


  44.明朝重典治國的側重點在于(    )。


  A.治吏


  B.治民


  C.治縣


  D.治世


  45.清朝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大清律集解附例》


  B.《大清律例》


  C.《大清律解集》


  D.《五朝會典》


  二、多項選擇題(46~50題,每題2分,共1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少選或錯選均不得分)


  46.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但統治階級的意志(包括法本身),都是由統治階級所處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這說明(    )。


  A.法的最終決定因素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


  B.法的惟一決定因素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


  C.法不是統治階級任性和專橫的表現,而應遵循客觀規律


  D.法是客觀見之于主觀的東西,即人的主觀對客觀的反映


  47.某納稅人因偷稅被某稅務機關處以罰款1500元的處罰,某納稅人與某稅務機關之間形成的法律關系是(  )。


  A.調整性法律關系


  B.保護性法律關系


  C.橫向法律關系


  D.第二性法律關系


  48.法律責任有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違憲責任等,對于這些責任的歸責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則,這里的基本原則,是具體法律部門歸責原則的基礎。在我國,歸責原則的論述,以下幾點正確的是(    )。


  A.責任法定原則,這個原則是指,法律責任作為一種否定的法律后果應當由法律規范預先規定


  B.公正原則,此點包括對于任何違法行為都應依法追究相應的責任,而這也體現了社會對違法行為進行矯正的基本要求


  C.按照公正原則的要求,法律責任的效益原則就不應該予以追求


  D.在一定條件下,基于公正的要求,當出現法定條件時,法律責任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被免除


  49.法的產生經歷了(    )的發展過程。


  A.從個別調整到規范性調整、一般規范性調整到法的調整


  B.從習慣到習慣法,再到制定法


  C.從判例到判例法,再到法典化


  D.從法與其他規范的一體到與它們的分化、法的相對獨立


  50.依法立法要求(   )。


  A.保證憲法具有最高地位和最高效力


  B.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違憲


  C.一切立法不得與以前的法律相抵觸


  D.一切效力低的規范性文件不得與效力高的規范性文件相矛盾


  三、簡答題


  51.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


  52.簡述西周時期實行的同姓不婚原則。


  四、分析題(53~55題,每題l0分,共3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53.甲男因與妻子乙婚后多年無子而長期不和,后甲因見義勇為認識丙女,兩人互生愛意,長期同居并生一子。后甲生癌癥,病重期間立遺囑并公證把家庭財產中屬于自己的部分留給丙,甲死亡后丙遂持遺囑找乙要求交付,乙拒絕,二人鬧到法院。丙認為甲遺囑合法有效并經公證,理應按遺囑繼承,而乙的律師認為甲與丙的同居行為破壞了正常的家庭關系損害了乙的合法利益,法院不應支持。試從法的淵源方面分析二人看法。


  54.1999年11月,某市國家稅務局到各高等院校發布招聘通知,招聘應屆大學本科畢業生到該局工作,所需專業為計算機、法學、會計,其中該局法制處需要法學畢業生兩名,招聘要求是:(1)只要男生,不要女生;(2)在校期間成績優秀,英語通過六級。A大學法律系1996級本科生劉盈看到招聘通知后,認為自己符合除招聘通知中第一條以外的所有要求,而且她非?释蕉悇諜C關工作,于是前去報考,但是稅務局人事處工作人員告訴她法制處不要女生,劉盈認為稅務局的行為違反了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男女平等原則,要求稅務局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請從基本權利的角度對此案進行分析。


  55.請說明下面這句話的基本含義,并從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評析。


  “析言破律,亂名改作,執左道以亂政,殺;怍淫聲異服,奇技奇器已疑眾,行偽而堅,學非而博,順非而澤以疑眾,殺;假于鬼神、時日、十筮以疑眾,殺!薄抖Y記。王制》


  直、論述題(70題,l5分。)

 

 


  參寄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法家強調法的作用和法的規范性。儒家從“禮”“仁”出發,強調道德教化的作用,提出“德刑并用”“德主刑輔”。道家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墨家主張以天為法。


  2.C 【解析】我國法學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因而它的方法論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的。社會調查的方法、分析和比較法律的方法以及歷史考查的方法是日常使用的法學方法論。


  3.C臣解析衛根據各種類別的法律,法學可以分為:國內法學、國際法學、法律史學、比較法學和外國法學;根據法律的制定到實施,法學可以分為:立法學、法律解釋學、法律社會學;從認識論的角度,法學可以分為:理論法學、應用法學;根據法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法學可以分為:法學本科、法學邊緣學科。但是,以上十一個分科中,應用法學和法學本科不是法學體系中的獨立分科。


  4.D【解析】龐德是關于法的本質的社會控制論觀點的主要代表人物。


  5.C 【解析】依據是否經過國家制定程序。可將法的淵源分為制定法淵源和非制定法淵源。


  6.C【解析】命令性規則是義務性規則的一種,它規定人們必須作出一定的行為。


  7.B【解析】《著作權法》調整的是著作權法律關系,保護文學、藝術、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相關的權益,屬于調整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應屬于民事法律。


  8.B【解析】在法學上,常常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事實所構成的一個相關的整體稱為“事實構成”。


  9.D【解析】規范責任論認為,法律責任的本質是行為的規范評價。因為該流派認為,法體現了社會的價值觀念,是指孫和評價人的行為的規范。


  10.C【解析】原始社會尚未出現階級和國家k因此不存在法,原始氏族習慣是調整社會關系的社會規范。


  11.B【解析】(1)法的實施,根據是否需有權機關的干預分為法的適用與法的遵守。法的適用是有權機關的行為。(2)法的遵守是指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全體公民都必須守法,嚴格依法辦事。從內容上看,法的遵守包括行使法的權利和履行法的義務兩個方面。(3)行使法的權利是指人們通過一定的行為,或者是要求他人實施或者抑制一定的行為來保證自己合法權利得以實現。本題中黃某的行為是行使《憲法》第41條賦予公民的舉報權的行為,屬于法的遵守。


  12.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于法的價值判斷和事實判斷的理解。價值判斷和事實判斷主要在判斷的取向、判斷的雛度、判斷的方法、判斷的真偽方面不同。事實判斷也有真偽的問題,這主要取決于其與客體的真實情況是否符合。


  13.A【解析】古典自然法學派將法的本質歸結為人的理性和正義,通常又被稱為理性主義法律思想,它反對神學和封建統治。


  14.C【解析】法系是根據法的歷史傳統對法所作的分類,其存在不以法學體系為前提。法律體系反映的是一國現行的國內法,即各部門法的內容。而法學體系不僅要研究本國現行的部門法,還要研究古今中外的各國法學理論以及國際法等,其研究范圍比法律體系要寬泛的多。法律體系的建立也不以法學體系為基礎。由于各階級和派別的意識形態、研究角度以及認識程度的不同,在一國同一時期,可能會出現若干不同的法學體系,但法律體系卻是單一的。


  15.A 【解析】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盧梭認為,法律就是人民自己意志的記錄。


  16.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憲法的核心價值。選項A、D是從憲法階級本質的角度闡述的,并不是憲法的價值。選項B屬于憲法的外在本質,是存在的事實,并非憲法的真正價值。選項C正確。僅現代意義的憲法,其主要功能是通過控制公共權力機關權力的行使來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其核心價值在于對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


  17.C 【解析】《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于l931年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通過。


  18.A【解析】國家制度包括國體、政體、國家結構形式、選舉制度、地方制度等內容,國體問題不僅是憲法學中的基本問題,也是憲法所規定的各項國家制度中的最重要和本質性的制度,國體與憲法所規定的其他制度之間大體上是一種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


  19.B【解析】C是我國的國家結構形式,D是我國的國體,都很容易排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則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包括以人民代表大會為核心的所有國家政權機關的組織形式,還包括有關這些機關的組織和職權以及各個政權機關之間、各個政權機關同人民之間關系的一系列制度和原則。因此A也應該排除,答案是B。


  20.C【解析】根據《憲法》第45條第l款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可見,公民獲得物質幫助的前提是年老、疾病、喪失勞動能力,故選C。


  21.B 【解析】該題考查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在基本權利體系中的定位。作為政治權利和自由的一項重要內容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在我國憲法的基本權利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其并非是基礎性的。關于基本權利體系的位階,學術界的理論探討并不十分一致,但普遍認為人身權利與自由是享有其他權利的基礎。


  22.B【解析】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生效,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23.A【解析】本題考查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包括:(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2)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3)保衛祖國、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4)依法納稅;(5)實行計劃生育、贍養扶助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


  24.C【解析】本題考查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的職權。A項錯在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不需要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B項錯在各專門委員會調查研究的問題是與本專門委員會有關的,而非所有問題。D項錯在從事該項研究工作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機構,而非各專門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研究完后,有必要時,送相關的專門委員會審查,提出意見。


  25.A  【解析】采取排除法,(2)為資本主義憲法所特有的基本原則;(6)為社會主義憲法所特有的基本原則,排除(2)、(6)項,因此A是正確的。


  26.B  【解析】l999年憲法修正案調整了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規定了“在法律范圍內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國家對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督和管理”。l993年憲法修正案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定為國家的基本經濟體制,將原來憲法中規定的與之不相適應的有關內容進行了修改。


  27.C【解析】根據《選舉法》第38條的規定,選民可以在選舉期外出,經選舉委員會同意,可以書面委托其他選民代為投票。每一選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過3人。


  28.B【解析】出版自由是指公民可以通過公開出版物的形式,自由地表達自己對國家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社會事務的看法。出版自由是公民言論自由的自然延伸,屬于公民政治權利的范疇。因此,B項是正確的,A項是錯誤的。對出版物的審查,我國實行預防制和追懲制相結合的制度,事前審查主要由出版單位承擔,國家一般不予干涉。因此,C項也是錯誤的。2001年國務院通過的《出版管理條例》,列出了十類不屬于出版自由保護范圍的出版物,這是在憲法范圍內為執行憲法而制定的行政法規,而非對公民政治自由的限制,D錯誤。


  29.B【解析】《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64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的廳、局、委員會等工作部門的設立、增加、減少或者合并,由本級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準,并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的局、科等工作部門的設立、增加、減少或者合并,由本級人民政府報請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30.C【解析】本題是一個常識題。我國現行《憲法》是l982年《憲法》。l988年4月1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現行憲法第一個修正案;l993年3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現行憲法第二個修正案。到目前為止,分別于1988年、l993年、l999年、2004年以修正案的方式對現行憲法進行了四次修改。


  31.A【解析】“賄選憲法”于1923年由北洋軍閥曹錕政府頒布。


  32.D【解析】國體即國家性質,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政體主要是指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組織形式,包括政權的構成、組織程序和最高權力的分配情況,以及公民參加管理國家和社會事物的程序和方式。國體決定政體,國體是內容,政體是國體的表現形式。國體相同的國家,由于歷史條件和國情的不同,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政體。政體不是可有可無的,一定的國家政權必須通過相應的政體來體現,沒有一定的政體,就不能實現國家權力,離開作為表現形式的政體,作為內容的國體是不能存在的。


  33.A【解析】8是我國的政黨制度,C是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D是我國的國家結構形式,都很容易排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直接反映著我國的階級本質,體現了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本質要求,是國家的其他制度賴以建立的基礎,其他國家機關及其制度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受它監督,向它負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面反映了我國政治生活的全貌,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34.C【解析】本題考查憲法修正案的規定。根據2004年的憲法修正案第22條,我國憲法上對私有財產權的表述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薄皣乙勒辗梢幎ūWo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薄皣覟榱斯怖娴男枰,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可見,我國憲法對私有財產權的保障采取相對保障的模式,私有財產權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國家可以對私有財產權進行必要的限制,甚至征收或者征用。因此,籠統地說“任何人不得剝奪公民的私有財產”,顯然是武斷的。


  35.C【解析】該題考查當選資格及另行選舉的相關知識。根據我國《選舉法》第4l條的規定,“在選民直接選舉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時,選區全體選民的過半數參加投票,選舉有效。代表候選人獲得參加投票的選民過半數的選票時,始得當選”。由于“僅有甲獲得了過半數選票”,所以也只有甲可以當選,排除A、D;《選舉法》同時規定“獲得過半數選票的當選代表的人數少于應選代表名額時,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另行選舉時,根據在第一次投票時得票多少的順序,按本法第30條規定的差額比例,確定候選人名單。如果只選一人,候選人應為兩人”。由于該區候選人名額為兩人,在只有甲當選后須按上述規定另行選舉一人,即依序確定乙、丙兩人為候選人的另行選舉,排除B。


  36.C【解析】本題考查中國早期的司法制度。在遠古,中國很早就設立了專門的司法官吏,傳說舜帝時期的皋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法官。


  37.B【解析】本題考查中國早期的審判制度!拔迓牎笔俏髦軙r期審理案件時判斷當事人陳述真偽的五種方式。其中“目聽”要求“觀其眸子,不直則眊然”,即觀察當事人的眼睛與視覺,無理則雙目失神。


  38.C【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成文法運動的內容。公元前536年,鄭國執政子產將鄭國的法律條文鑄在金屬鼎上,向全社會公布,史稱“鑄刑書”,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動。


  39.D【解析】秦律把“子盜父母,父母擅刑、髡子及奴妾”等引起的訴訟,稱為非公室告,對非公室告,官府不予受理。子女強行告訴的,還要給予處罰。


  40.D【解析】“親親得相首匿”是指漢朝法律所規定的有血緣或姻親關系的親屬之間,有罪應相互包庇隱瞞,不得向官府告發,對于此類容隱行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制度。這種主張源于儒家孔子“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的思想,在漢代被正式確立為刑罰適用原則以后,一直為后世各封建王朝所沿用。


  41.D【解析】北齊為維護封建國家根本利益,在《北齊律》中首次規定“重罪十條”,是對危害地主階級根本利益的十種重罪的總稱。把“重罪十條”置于律首,作為嚴厲打擊的對象,增加了法律的威懾力量。


  42.D【解析】《永徽律》頒布后鑒于當時中央、地方在審判中對法律條文理解不一,每年科舉考試中明法科考試也無統一的權威標準的情況,唐高宗在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五月,以“學未有定疏”,下令召集律學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對《永徽律》進行逐條逐句的解釋,“條義疏奏以聞”,于是長孫無忌、李績、于志寧、褚遂良等l9人,撰《律疏》30卷奏上,與《永徽律》合編在一起,于永徽四年(公元563年)十月頒行。計分12篇,共30卷,稱為《永徽律疏》。其他選項的法律并沒有頒布律疏。


  43.D【解析】宋初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宋太祖趙匡胤令竇儀主持修訂法律,制定了《宋建隆重詳定刑統》l2篇,502條,簡稱《宋刑統》。太祖下詔模印頒行,這是宋國以來的第一部法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朝廷刊版印行、發行全國的封建法典!端涡探y》頒行以后,做過數次修改,但變動不大,一直沿用到南宋。所以說《宋刑統》是“終有宋之世用之不改”,是宋朝的基本法典。


  44.A【解析】明朝重典治國包括兩個方面,而側重點又在治吏,這與朱元璋早年在民間曾親睹貪官污吏橫行不法導致天怒人怨有關,同時也表明朱元璋對于官吏的清廉對封建官僚政治具有重要意義這一點有較清醒的認識。


  45.A【解析】順治三年(公元l646年),頒行該法,是清朝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其體例、條文都沿用明朝舊制,無異于明律的翻版。這部法典實際上沒有認真貫徹執行,但畢競為《大清律例》的制定打下了基礎。


  二、多項選擇題


  46.ACD【解析】物質制約性是法的本質屬性,法根源于社會經濟基礎,要受到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但物質生活條件不是法的惟一決定因素。


  47.BD【解析】納稅人沒有依法納稅,破壞了國家的稅收征收法律關系,因此納稅人受到稅務機關處罰形成的法律關系是依賴于稅收征收法律關系的第二性法律關系,同時也是保護性法律關系。


  48.ABD【解析】本題考查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這里要同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相區別,民事責任一般有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三種歸責原則。而法律責任歸責原則是從宏觀上考查所有的法律責任的,即責任法定原則、公正原則和效益原則。而在一定的條件下法律責任在出現法定條件時可以免除和減輕,例如正當防衛等。還要注意的是,對于公正原則的要求,并不是和效益原則相沖突的,二者可以兼顧。


  49.ABD【解析】法經歷了從個別調整到規范性調整、一般規范性調整到法的調整;從習慣到習慣法,從。-j慣法到制定法;從法與其他規范的一體到與它們的分化、法的相對獨立的過程而產生。


  50.ABD【解析】依法立法是“有法必依”的一個方面,它要求:保證憲法具有最高地位和最高效力;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違憲;一切效力低的規范性文件不得與效力高的規范性文件相矛盾。


  三、簡答題


  51.答: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主要取決于以下三個方面:


  (1)在內容上,憲法規定國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性質、政權組織形式、國家的經濟制度、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權限等等。這些規定不僅反映著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主要內容及其發展方向,而且規范著整個國家的活動。


 。2)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憲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在國家的法律體系中處于最高地位。在成文憲法國家,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與憲法的規定相違背;憲法是公民、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的最高行為準則。


 。3)憲法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比其他法律要求更加嚴格。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機關,往往是依法特別成立的,而不是普通的立法機關;憲法的通過和批準以及憲法修正案的通過,一般要求制憲機關或者國家立法機關成員的2/3或者3/4以上多數贊成,才能生效。


  52.答:西周統治者之所以實行同姓不婚的原則,主要是基于如下考慮:


  (1)“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即血緣關系近不利于后代的繁衍。


 。2)“娶于異姓,所以附遠厚別”,即通過婚姻加強與異姓貴族聯姻聯系,以固結權勢,并維護宗族內的倫常關系。


  四、分析題


  53.答:丙的看法是基于制定法的。我國繼承法規定了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的制度,制定法泛指由國家立法機關或經授權的機關通過的成文法律。制定法中,最基本的細胞是法律條文,但由于法本身的局限性,它只能就普通的法律事實做出規定,而無法窮盡一切可能發生的社會現象。乙的律師的看法是從法理學說、善良風俗等方面來考慮的。本案中甲與丙的同居行為顯然違反了公序良俗,破壞了正常的家庭關系和社會道德。實際上,從我國社會主義的法律的體系角度和合憲性角度來看,我國法律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在該法律原則之下可以衍生許多真體法律規范?梢韵胍姡⒎ㄕ邔τ谶@種利用遺囑使非法同居者獲得遺產的行為的態度,因此,法律適用者不應拘泥于文字,而應超越字面含義,彌補此處的法律漏洞,對該行為不予支持。應該注意,本書主張的法律解釋和法律補充乃是從體系和合憲性的角度,在法律無明文規定N-所使用的法學方法,決不是有法不依。


  54.答:下面對稅務局的行為從法理的角度進行分析:


  (1)稅務局的行為違反了憲法關于平等權的規定。


  我國《憲法》第33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狈擅媲叭巳似降仁俏覈鴳椃ㄒ幎ǖ幕驹瓌t,這是社會主義的一項重要原則,也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稱為平等權。平等是一項法律原則,應當是一種資格上的平等,即法律賦予每個公民平等競爭的資格。從歷史上來看,在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規定政府的高級職務只能由士族的子弟擔任,普通人家出身的子弟只能擔任一些低級職務。這是一種典型的資格上的不平等,如果你出身低微,即使你功勞再大,你也不可能擔任高級職務,擔任高級職務只是士族階層的特權。到了唐代,國家實行科舉考試,不管出身高低,任何人都可以參加,通過科舉考試的選拔,即使出身卑微的人也能夠擔任高級職務。這是一種任人唯賢、任人唯能的選拔方式,在這種方式下,每個人都有了平等競爭的資格。在我國歷史上,男尊女卑長期盛行,婦女在社會、經濟和婚姻家庭方面都無法享有和男子平等的地位。我國《憲法》第48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國家保護婦女的權利和利益,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培養和選拔婦女干部。”平等經歷了一個從理念、原則到具體制度的發展過程,從最初的政治領域發展到后來的社會經濟領域,范圍不斷擴大。憲法在確立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則的同時,又分別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婚姻家庭方面規定了婦女和男子享有平等的權利,這就使平等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和原則上,而是在各個領域都作了具體的規定,各個部門法如民法、勞動法、婚姻法等均在各自的范圍內作了明確的規定,從而使婦女的平等權在法律層面上有了明確而具體的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只是憲法和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平等,是一種資格上的平等,還不是事實上的平等。在我國,男女之間、民族之間目前還存在著歷史上遺留的事實上的不平等現象。要消除這種現象,光靠法律手段是不行的,當然法律手段是促進和保障國家實現事實上的平等的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要消除男女之間、民族之間事實上的不平等,其根本途徑是發展社會生產力。應當說,我國在法律制度方面對婦女的平等權的規定是比較全面的,但是在執行法律方面卻令人失望。稅務局作為國家機關,本應模范地遵守憲法和法律,嚴格依法辦事,但是它在招聘公務員時公然違反男女平等原則,剝奪了女生平等競爭的資格,這與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是背道而馳的。


  (2)稅務局的行為侵犯了劉盈的勞動權。如上所述,平等權從最初的爭取人身權利的平等方面逐步發展到社會經濟方面,勞動是人們生活的第一基本條件,是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源泉。勞動權作為社會經濟方面的一項重要權利,在憲法和法律中有明確的規定。我國《憲法》第4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薄秼D女權益保障法》第22條規定:“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勞動權利”;第23條規定:“各單位在錄用職工時,除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稅務局在招聘通知中公布了所需畢業生的條件,其法制處需要兩名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辦理法律事務是男女都能夠從事的工作,并非只能由男子勝任,婦女完全有能力勝任這項工作,因此稅務局的這碩要求違反了法律的規定,構成了對劉盈勞動權的侵犯。也許有人提出,稅務局有權根據自己的工作需要來確定招聘哪些人員,劉盈可以選擇到其他的單位去工作,劉盈的權利并沒有受到侵犯。稅務局作為國家機關,在招聘公務員時對所有符合其招聘標準的畢業生都應當一視同仁,不能區別對待,而現在稅務局違反了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在相同的機會面前對男女畢業生實行差別對待,剝奪了女生平等競爭的資格,這是對女生的歧視和不公平對待,當然是法律所不能允許的。如果稅務局拒絕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堅持對男女畢業生區別對待,劉盈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國憲法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依據憲法來處理案件,讓憲法進入社會生活,體現出憲法的效力,讓憲法的生命和價值發揮應有的作用。人民法院經過審查,應當依據憲法作出判決,責令稅務局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準許劉盈參與平等競爭。


  55.答:(1)這句話的基本含義是指破壞法制、使用邪術以擾亂政治,以及用奇異的事物或狡黠詭詐、貌似博學的言行和裝神弄鬼的手段來動搖和蠱惑民心者,一律處死。


 。2)這句話說明了商朝對于政治性犯罪的懲罰除了同夏朝一樣嚴懲違抗王命的行為之外,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鎮壓“亂政”罪和“疑眾”罪。這里所謂“亂政”罪和“疑眾”罪,基本上是屬于思想政治范疇的罪名,可以任意解釋,后世歷代王朝都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形式上以此來誅殺異己,這也是中國傳統法律的主要特點之一。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相關文章
RSS Tags
返回網頁頂部
CopyRight 2024 http://www.marchi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15022290號-15
(任何引用或轉載本站內容及樣式須注明版權)X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建阳市| 惠东县| 平潭县| 独山县| 永寿县| 太仆寺旗| 安溪县| 象州县| 大冶市| 宁化县| 乌拉特前旗| 色达县| 全南县| 博兴县| 德清县| 尼玛县| 高雄县| 眉山市| 泾川县| 永宁县| 泗洪县| 莒南县| 东乡| 云龙县| 微山县| 平顺县| 丰都县| 铜山县| 南和县| 巨野县| 香港| 阿克苏市| 文昌市| 建始县| 红安县| 汨罗市| 濮阳县| 驻马店市| 康马县| 九江市| 七台河市| 昭觉县| 营山县| 页游| 林甸县| 林周县| 江孜县| 合水县| 伊宁市| 吐鲁番市| 吴桥县| 芒康县| 中牟县| 隆尧县| 广宗县| 新安县| 嘉善县| 玉溪市| 平乐县| 昭通市| 驻马店市| 石阡县| 无锡市| 璧山县| 资源县| 东兴市| 平舆县| 庆云县| 涿州市| 平乐县| 伊金霍洛旗| 达拉特旗| 中江县| 克什克腾旗| 越西县| 鹤岗市| 渝中区| 巴塘县| 泸水县| 枣强县|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