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會上的“事業編制”請你泰然處之
17日,煙臺市人力資源市場有一個崗位讓眾多求職者驚了:不用參加人社局安排的統一考試就能獲得事業編制。蓬萊閣管理處招聘10名女導游,招聘信息中注明事業編制。招聘人員介紹說,求職者上崗后,每兩年會有一次獲得事業編的機會,平均兩個人能有一個可以成為“事業編”! (2月18日 《齊魯晚報》)
招聘會上驚現“事業編制”,這的確夠爆眼球的。我們都知道,事業編制可是千人掙萬人搶的香餑餑,很多人過五關斬六將才能拼到手。可是,現在你只要符合招聘條件,應聘成功,朝思暮想的“事業編”就唾手可得了。不過,筆者以為,我們還是且慢竊喜,請冷靜處之。
首先,雖然招聘單位沒有標明要“導游”專業的人才,但“導游”一職絕非是誰都可以勝任的。不可否認,現代社會對崗位的專業性要求非常模糊,但沒有金鋼鉆別攬瓷器活,導游的專業知識欠缺,你拿什么奉獻給游客?為了“事業編”而盲目放棄自己的專業,從頭做起,未必是理智的選擇。
其次,“事業編”果真是可以一輩子享用的“鐵飯碗”嗎?恐怕很難。無論你承認與否,打破“鐵飯碗”都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F在,你為了所謂的“事業編”而放棄自己的愛好,甚至降低自己合理的要求,如果不遠的將來,中國打破了崗位終身制,你或許會得不償失。到時候,“鐵飯碗”真的讓制度鉆了個窟窿,那只有叫苦不迭的份了。
再者,事業編制有其誘人的一面,但它也有毀人的一面。安逸的工作,肥厚的福利待遇,將一個人的雄心壯志磨礪得平滑,失掉進取心。因此,即便你應聘成功,把“事業編”捧到手中,又能如何?清閑的“事業編”不是磨練人,只能毀掉人的雄心,讓你成為溫水煮青蛙的反面教材。
概而言之,應聘者不能看到“事業編”就一哄而上,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體裁衣地選擇崗位。否則,這山望著那山高,很難有所成就。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