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申論熱點:十八大之發展海洋經濟
生態文明建設是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在經濟部分首次提出來的,這是對科學發展觀理論的高度闡釋和全面升華。這次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特別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并將生態文明建設列為獨立章節,這是對人和自然關系認識的進一步升華,也足以說明生態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
十八大報告與十七大報告中關于生態文明建設部分總體來看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涵蓋了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以及制度建設等方面,但是仔細分析會發現其中有幾個變化與亮點值得我們注意。
【報告摘要】
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解讀】
這在十七大報告中是沒有提到的。發展海洋經濟是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人們對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不斷深化而發展起來的,
近年來從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到江蘇的沿海開發戰略、浙江的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再到福建的海西經濟區等,各地紛紛推出相關發展規劃,并創立了若干發展模式。實際上,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也提到了推進海洋經濟發展,并將其作為轉型升級、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而這次又被列入到十八大報告內容,并提出“海洋強國”這個發展目標,已經明確了今后幾年我國對發展海洋經濟的支持力度,足以說明我國對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視程度,可見,海洋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原因]
當今世界,許多沿海國家和地區都把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經濟作為重要的戰略方向。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陸地資源趨于枯竭,陸地空間趨于飽和,人類社會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努力尋找新的資源和發展空間。而浩瀚的海洋蘊藏著極其豐富的資源,具有巨大經濟價值,為人類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因此,許多國家把加快海洋資源開發與利用、發展海洋經濟放到國家戰略位置來抓。我國擁有遼闊的海洋國土,也是歷史上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最早的國家之一。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維護海洋權益、發展海洋經濟對于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大力推進海洋經濟發展。
但是要統籌海洋資源的時序利用,海洋不僅是重要的自然資源,也是其他資源的重要載體,對海洋的利用應做到取之有時、用之有度。充分考慮海洋生態環境的承載力,既要發揮環境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又要兼顧經濟發展對環境的保護作用。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