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是如何對付空氣污染的
近年來有較多研究指出,香港的國際魅力在下降,一個重要原因是香港的空氣質量令人擔憂。從污染物的排放水平來看,香港的污染問題不如深圳、廣州嚴重。但是,空氣污染仍對香港造成了極其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大幅度增加了當地的醫療成本。
因此,1月16日出臺的香港特首梁振英的施政報告,把環境治理列入政府重要議程。報告稱,特區政府今年將啟用上百億港元資金來資助車主更換環保汽車。除此之外,報告還提出作為航運中心,香港的船舶污染也需要控制,減少柴油燃燒的排放。在公共交通方面,政府將投入資金給公共巴士安裝選擇性催化還原器。此外,政府會帶頭使用各種電動的汽車。
盡管環境治理任重道遠,不過香港仍有一些理念和做法值得稱道。
香港政府早在1994年就成立了“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來推動社區環保。在公共資源投入較足的前提下,香港的許多年輕人積極參與社區的環保活動,很多小學生都知道如何利用分類垃圾箱為環保做貢獻。
香港的環境保護署是一個強大有為又勇于擔責的部門,示范作用非常強,其署長及一些領導崗位的公務員都身體力行推進環保。在大多數場合下,他們就像一般的公司推銷人員一樣,努力推行他們的環保理念,在香港的許多社區、學校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香港政府還有一套較完善的環保法律。比如,《空氣污染管制條例》和《道路交通條例》在治理空氣污染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十年前開始,香港就施行了極其嚴格的車輛廢氣管制辦法。政府雇員會在路上抽查汽車,如果司機駕駛噴黑煙的車輛,就有可能上法庭。
此外,香港還規定,在停車時,司機不能在任何連續的60分鐘內,讓汽車內燃引擎運作超過3分鐘。違反者要交定額罰款。這一條例出臺后,許多司機就不敢開著內燃引擎在路邊等人。
當然,財政激勵機制也相當重要。香港政府的施政,大多用胡蘿卜加大棒的方法來推進。比如政府要求人們使用環保車輛,就會給棄用舊車的車主一定的補償。與此同時,開環保車的人在購買燃油時不用交燃油稅。當然,車主若使用致污車輛,政府的處罰力度也特別大。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