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雙軌制統一能否給出具體時間表?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與企業人員在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方面的待遇“雙軌制”長期以來飽受社會詬病。以養老金為例,“企業退休人員熱熱鬧鬧幾百元、機關退休人員不聲不響幾千元”雖不完全準確,但也反映出這種差距確實存在。(12月20日《新京報》)
多年來,飽受社會詬病的養老金雙軌制統一問題,對于人們來說,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話題,更是一個遙不可期的夢想。每年兩會都會成為民眾和代表們關注和熱議的焦點,媒體熱議評論一番,有關領導表態一番,過后又被束之高閣,說到底不過是走走過程敷衍了事罷了。
養老金雙軌制反映了我國分配制度中的不公之處,因此經常引來不少尖銳批判,可是公眾不滿、輿論討伐、專家評判都沒有用。雙軌制并軌問題一拖再拖,永無時間表,問題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想當年,企業實行養老保險改革,說改就改,一步到位,而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改革卻“毫發無損”。養老金雙軌制在設計上的缺陷與失誤,在其后的時間里,每次到了制定政策和執行政策時沒有得到及時糾正和扭轉,以至于偏離政策的理念越來越遠,于是被一些既得利益者所利用,造成了嚴重失誤,引來人們的憤怒。
2008年以來,相關部門曾在五省市搞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試點,結果至今沒有一個省市拿出系統性的文件。現在,相關部門又再提五省市試點,不知何時才能出臺文件,文件出來后再討論、報批、審核、補充完善,再試行,然后再在機關試行、再逐步鋪開——讓人感到視乎永遠沒完沒了,永遠遙不可期。
養老金雙軌制與每個家庭的經濟利益密切相關,與公民的財產性收入密切相關,理應成為相關部門重視民生利益的改革突破口。幾十年來的雙軌制已經造成了嚴重的收入懸殊,這嚴重違反了基本的分配原則和獎懲原則。為此,必須快刀暫亂麻,和當年企業養老金改革一樣——相關利益方須無條件地執行。否則,沒完沒了的“試點”就成了既得利益者的正當借口,也成了中國未來改革深水區里的絆腳石,由此,養老金雙軌制的統一能否給民眾一個具體時間表呢?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