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務員行測定義判斷習題精解(37)
1.偏見:偏見包含兩個成分:信念和態度。偏見的信念即關于一個類型中所有人、物或環境的簡單化的或未加證實的概括。態度部分是由對于偏見對象的評價性判斷構成。綜合而言,偏見是以刻板印象的方式對人、物或環境作出的判斷。
根據以上的定義,下面哪種行
為沒有偏見發生?( )
A.體育老師王剛認為,黑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田徑運動員
B.職工孫長海認為,依靠福利的人都是很懶惰的
C.如果迎面走來的兩位小姐,有人會認為漂亮的心底好,有人認為相貌差的心底好
D.分析員李聲認為,上次的調查結果不可信
2.歧視:是指由于某些人是某一群體或類屬之成員,而對他們施以不公平或不平等的待遇。
根據以上的定義,下面哪種行為沒有發生歧視?( )
A.某公司拒絕招收每一個黑人求職者
B.公司領導由于擔心客戶不愿意與一位女主管打交道,拒絕了有能力勝任副總裁之職的張女士
C.王先生認為非洲黑人的素質普遍較差
D.一名小學教師對待學習優秀的學生特別關心,而不重視那些學習差的學生
3.資本輸出:是指資本家、資本家集團或資本主義國家政府為了獲得高額利潤或利息對國外進行投資或貸款。根據以上的定義,下面哪個不屬于資本輸出?( )
A.在國外投資辦工廠、開礦山B.私人銀行和企業的對外貸款
C.購買國外企業的有價證券D.向海外發行本國企業的股票和債券
4.立法:享有立法權的機關依照法定的程序制定法律的行為。
根據以上的定義,下列哪種行為是典型的立法( )。
A.北京大學公寓管理科制定《學生宿舍管理條例》
B.全國人大制定《婚姻法》
C.北京市東升鄉制定計劃生育管理辦法
D.某機關制定本機關人員結婚的最低年齡限制
5.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后,主動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坦白交待罪行,愿意接受依法處理的行為。下面哪一個屬于典型的自首行為?( )
A.李某因女友要與其分手的原因,將其殺死。然后出了廠門,發現一輛汽車駛來,迎頭便撞。司機要送其上醫院,李某說自己殺了人,不要救他
B.李某因偷竊被公安機關通緝,他外逃多年后,在父母的多次勸說下,與父母一塊來到公安機關交待問題
C.李某因偷竊被公安機關抓到,在公安人員擺出的證據面前,交待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D.李某殺人后,感到良心受到譴責,遂寫下遺書,說出自己的殺人真相,然后服藥自殺,被朋友發現救起
(云南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yngkw.org)參考答案解析
1.D【解析】由定義.偏見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處理問題的方式,A、B、C三項顯然都是基于個別人或事而做出的對相似人或事的主觀評價,因此是偏見。D中明顯的屬干加以證實了的,不屬于刻板印象。正確答案是D。
2.C【解析】由定義,歧視是針對某一群體中的成員,并且給予不公正的待遇。C項屬于偏見,而不是歧視,因為沒有涉及施以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正確答案是C。
3.D【解析】D項向海外發行本國企業的股票和債券,不是對國外進行的投資或貸款,因此不屬于資本輸出。
4..B【解析】根據定義,立法行為構成要素有:享有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全國人大是享有立法權的機關,其他三項均不符合這一條件。因此,正確答案為B。
5.B【解析】A和D項中的李某都沒有向司法機關或相關單位交待罪行,C項不是主動的行為,B項主動到指定的機關投案坦白罪行,符合自首的定義。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