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公務員面試熱點模擬:公務員端盤子
【熱點概述】報道稱,26歲的高俊從河南科技大學本科畢業后考入南京大學[微博]讀研[微博]究生,本科加碩士7年時間都在學習“社會工作”專業。去年畢業后,她在鄭州某事業單位擔任“院長助理”一職,并在4個月后辭職離開,理由是“雖然收入穩定工作清閑,但實在不適應那么復雜的人際關系。”換工作不稀奇,但高俊歌的“下家”是火鍋店服務員。研究生跑去端盤子?高俊歌解釋說,她應聘的是管培生,雖然現在干的是服務員的活兒,但可以升領班、店長,一步步走下去不乏機會,而店長的年薪可達20萬元,并不像外界想的那么委屈。她還說了另外一點理由,“我也喜歡這種服務行業,人際關系簡單。”
【模擬題】一知名大學的女碩士因不太適應復雜的人際關系,從事業單位跳槽到火鍋店當服務生,對此,你怎么看?
【解析】
這樣一道小角度切入的智能型問題,可以考察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求職動機,可以說題目出的非常巧妙。如何來解答呢?我們逐一破解。
讀到這樣的一則材料,我們很容易想到前幾年北大學子陸步軒賣豬肉的事例。面對大學生多元化的擇業趨勢,我們的態度應該是怎樣的呢:我們應該看到這是大學生理性的擇業觀的體現,是值得我們肯定的。一者,人各有志,不同的活法有不同的魅力,用公眾認可的生活方式或社會價值衡量、評價高俊歌,恰恰會扼殺一個人的個性需求,也顯示不出多元化社會的特點;二者,職業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分工不同,部分人瞧不起生活在基層的勞動者,其實是對社會職業的偏見。
還有人覺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從事基礎性工作是資源浪費。我覺得,這種認識是片面的。現在的高校畢業生,跨行業、跨專業任職和流動的很多,高校教育仍是基礎性教育,個人發展需要更多的在社會上的學習,同時說明若干職業存在太多的互通性。現象上,一個碩士生端盤子,做了一般人也能做的事情,但從長遠看,有文化的人充實到基礎性行業里,卻能改變整個行業的氣氛與面貌,可以影響和激勵更多的人愿意認真地對待和做好這份本來并不起眼并不讓人看好的工作。這樣的蝴蝶效應,卻是人們不易覺察到的。
因此,作為一名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我們在擇業的時候應該是立足自身條件,分析崗位要求,做出合理的職業規劃的,這個時候可以簡單談談自己報考的動機,就能夠更加錦上添花了。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