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面試狀元談最容易被考生忽略的三件事
現在國務院某部委任職的某女士是該部委2001年公務員面試第一名,她說自己以前沒有參加過任何面試。報考該部公務員考試之后,按姐姐的指點讀了一些有關國計民生的新聞報道,并將自己的經歷梳理了一下,她說這對自己幫助很大:“我一進考場,對面一排十來個考官,我面前一部攝像機,在那樣的環境下,沒有考生能做到不緊張。我當時感覺自己一直在哆嗦,只能盡量控制自己,心里告訴自己不要緊張,穩下來。考官第一個問題是讓我用幾分鐘時間敘述一下自己的經歷,這個大概是為了考察我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個問題之后我心里開始放松了,這道題碰上了,心里就比較有底,以后的回答信心也足了。”“所以”,她強調:“面試應該做一下常規準備。”
該女士認為自己回答得最滿意的問題是即興演講:“有幾個信封,讓你隨機抽出一個問題。我抽的題目是關于西部大開發的,說有人認為西部大開發是缺乏物質保證,有的說是因為人才缺乏,有的說是缺乏觀念,你是怎么看的?準備時間是三五分鐘。我對這個問題回答滿意并不是我的觀點有多精辟,主要是語言比較連貫,能夠像一個小文章,把它組織得比較成熟。”
該女士特別強調能不能辯證地分析問題對于考生很重要。她在面試時曾經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現在一流的大學生都去了外企,二流的去了私企,只有不優秀的才選擇當公務員,你對這個現象有什么看法”。
這個問題很尖銳,而且有一種暗示,暗示考生不是優秀的學生。她回答時承認這個社會現象是現實,但這種認識不夠全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抱負和想法,求穩和求財僅僅是價值選擇不一樣,以此作為判斷人才高下的標準是不夠妥當的;然后結合現實談自己,講自己為什么選擇作公務員,首先肯定自己的專業如果去公司,收入肯定很高,但自己的目標是為了在一個大單位里得到穩定的工作,同時鍛煉提高自己。這樣的回答就有可信度。
“一排十來個考官坐在前面,說實話心里發毛。但是我注意到在我回答問題時,很多考官在笑。我當時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父母,這些考官看我們其實就像在看孩子,我們就像面對自己的長輩,只要回答的是自己的真實想法,即便有時候回答錯了或者幼稚,他們都可以理解。
千萬不要有意迎合考官口味回答問題,否則答題的動機就會有偏差,也就失去了獨立判斷與思考問題的能力,這樣很不好,考官們經驗豐富,而且那么多人在觀察你,完全可以看穿你的真實想法,況且有些題目就是考察考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是不是容易接受暗示。”
該女士認為參加面試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有三個方面:“一是儀表,要整潔樸素大方,但不必打扮得過分成熟;二是要盡量讓自己平靜下來,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不要苛求自己語出驚人,那樣容易導致心態失衡,影響思路和語言的流暢性,能做到真實自然,讓考官了解自己的真實想法就很不錯了;第三,一定要誠實,說假話肯定會表現得不真誠,為了彌補謊言而承擔的心理壓力會讓你在面試中付出慘重的代價。”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