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填空之言語轉折關系
漢語有三大基礎邏輯關系,轉折關系、因果關系、遞進關系,而在這漢語三大基礎邏輯關系中,“轉折關系”是其中最重要的邏輯關系。因為在考試大綱中,就是用“邏輯關系”來解析的。以下是大綱樣題:
【例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總體上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但勞動就業的增長卻遠低于經濟增長的速度。目前,盡管我國服務業吸納勞動就業的比重在不斷上升,甚至已經成為吸納就業的主力軍,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它對勞動就業的貢獻率還是太低。我們務必利用產業結構調整和增長模式轉變的機會,發掘服務業對發展經濟和擴大就業的巨大潛力。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A.產業結構調整是我國服務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契機
B.服務業是保障我國就業快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
C.我國服務業對勞動就業的吸納能力有待進一步拓展
D.就業與經濟增長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務業發展滯后
(答案:C。從文中“盡管……但……”的轉折關系可以看出,我國服務業對勞動就業的吸納能力還不夠高,有待進一步拓展。C選項符合題意。)
既然轉折關系是2011年國考大綱樣題的解析,那么轉折關系應該是咱們所有的邏輯關系中最重要的一個關系之一。但是許多同學在備戰國考的時候,可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是許多言語題原文中同時出現“但是”“可是”“不過”“然而”“卻”和“其實”“事實上”“實際上”。這樣就會產生困惑,到底是選擇“但是”,還是選擇“其實”,哪個是重點。
我們把以“但是”這種以關聯詞為代表的關聯詞語定義為“強轉折”,“其實”、“事實上”、“實際上”這些副詞在語義邏輯上可以表達轉折關系,我們把“其實”、“事實上”、“實際上”定義為弱轉折。當“強轉折”遭遇“弱轉折”,我們毫無疑問選擇“強轉折”,“強轉折”之所以被稱為“強轉折”,就是因為強轉折的語義導向作用更強。以真題為例:
【例題】有一種看法,認為結構游戲只不過是幼兒園拼拼湊湊、搬搬運運而已,無須教師過多的參與。其實,結構游戲如能進行得好,它不但能培養幼兒園的搭配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而且能促進幼兒手、腦、眼協調一致的能力和培養幼兒手、腦、眼協調一致的能力和培養幼兒對造型藝術的審美能力。但要使結構游戲發揮出如此的作用,教師不僅要參與,更要不失時機地示范、指導、點撥,否則,便不可能有這樣的效果。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幼兒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結構游戲
B.幼兒教師與幼兒能力的形成有很大關系
C.合格的幼兒教師應掌握結構游戲的教法
D.幼兒對造型藝術的審美能力有賴于結構游戲
文中既有強轉折“但”,又有弱轉折“其實”,當強轉折遭遇弱轉折,我們毫無疑問選擇強轉折“但”之后的“示范、指導、點撥”。 “示范、指導、點撥”就是教師教學的方法,所以我們選擇C。
行測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4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