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公務員行測:資料分析常考題型
在資料分析試題中,對于“比重”這一概念的考察每年都有,這類題往往需要經過復雜的計算才能得出準確的答案,這無形中成為廣大考生快速做題的“攔路虎”。對于“比重”這一概念的定義不難理解,即部分在整體中所占的比例。但是,圍繞這一定義所出的試題類型卻比較多,本文主要介紹一下幾種常見題型。
一、現期比重計算及比較
【例題1】(2012-北京-131)2009年世界液化天然氣貿易量為2427.
這道題是一道典型的計算現期比重的題目,文中已知了整體量8768.5,又已知了部分量2427.5,要計算部分占整體的比例,那么這兩個量直接相比就可以了,即2427.5/8768.5,根據直除法可知首位商2,排除了A、D,然后利用插值法插入25%,,所以,選擇C選項。
【例題2】(2012-山東-109)下表是某市2009年旅游部門主要財務情況:
指標
賓館、酒店
旅行社
景點
其他旅游企業
營業收入(萬元)
722581
659313
239717
6342
經營利潤(萬元)
214594
25735
101714
445
問以下哪一類旅游部門2009年的經營利潤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重最高?( )
A.賓館、酒店 B.景點 C.旅行社 D.其他旅游企業
這道題是一道典型的比較比重大小的題目,題中分別已知了四類指標的營業收入以及經營利潤,首先將這四類依次表示出來:
我們先排除D選項,因為D明顯是最小的;其次,再排除B,因為B選項的分子只有5位,而分母有6位,相比較于A和C明顯很小。在A和C中,根據直除法得到商的首位,A選項商的首位是2,C選項商的首位是4,所以最大值選擇C選項。
二、基期比重計算及比較
【例題3】(2012-國家-117)2010年,某省廣電實際總收入為145.83億元,同比增長32.07%。其中,廣告收入為67.08億元,同比增長25.88%。
2009年,該省廣告收入占廣電總收入的比重約為( )。
A.23% B.26% C.31% D.48%
這道題已知了整體和部分的現期量以及增長率,從而求解部分基期量占整體基期量的比重,這道題我們需要先表示出部分的基期量和整體的基期量:
【例題4】(2010-國家-94)2009年4月,國內乘用車銷量卻持續上升,當月銷售已達83.1萬輛,比3月份增長7.59%。其中,轎車銷量比3月份增長8.3%,同比增長33.04%;MPV銷量比3月份下降3.54%,同比下降4.05%;SUV銷量比3月份增長19.27%,同比增長22.55%;交叉型乘用車銷量比3月份增長3.62%,同比增長70.66%。轎車、MPV、SUV和交叉型乘用車銷量占4月份乘用車總銷量的比重分別為71%、2%、6%和21%。
關于2009年3月份各種車型銷量在總銷量中所占比重的描述,以下正確的是:( )
A.MPV超過2% B.交叉型乘用車低于21%
C.SUV超過6% D.轎車超過71%
這道題是一道典型的求基期量比重的問題,看似非常復雜,但是如果大家掌握了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那么答案迎刃而解。在這里,我們先給結論:
【結論】若部分的增長率大于總體,則現期的比重大于基期比重;若部分的增長率小于整體,則現期的比重小于基期比重。
按照這個結論我們來分析上面這道題目:
對于A選項:MPV增長率-3.54%<總體增長率7.59%,因此MPV現期的比重
對于B選項:交叉型乘用車增長率3.62%<總體增長率7.59%,因此交叉型乘用車的現期比重<它的基期比重,即:21%<交叉型乘用車3月份的比重,所以B選項錯誤。
對于C選項:SUV增長率19.27%>總體增長率7.56%,因此SUV現期的比重>SUV基期的比重,即:6%>SUV3月份的比重,所以C選項錯誤。
對于D選項:轎車增長率8.3%>總體增長率7.56%,因此轎車現期的比重>轎車基期的比重,即:71%>轎車3月份的比重,所以D選項錯誤。
綜上,這道題正確選項為A。
通過這個題目的講解,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并掌握上述結論:若部分的增長率大于總體,則現期的比重大于基期比重;若部分的增長率小于整體,則現期的比重小于基期比重。根據這個結論,對于這類題我們就可以直接進行判斷,不再需要具體計算,大大節省了做題的時間。
三、比重形式轉化及比較
【例題5】(2012-國家-122) 表1 2010年三大經濟圈產業結構及增長速度(%)
基期的比重,即:2%
長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
全國
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增長速度
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增長速度
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增長速度
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增長速度
第一產業產值
4.7
3.6
5.0
4.4
6.6
3.3
10.2
4.3
第二產業產值
50.6
13.4
50.4
14.5
43.8
15.2
46.8
12.2
第三產業產值
44.7
10.7
44.6
10.1
49.6
11.4
43.0
9.5
長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
全國
指標
占全國比重
增長速度
占全國比重
增長速度
占全國比重
增長速度
增長速度
地區生產總值
21.4
11.8
9.4
12.0
10.8
12.7
10.3
固定資產投資
14.7
17.7
4.1
18.2
9.7
22.6
23.8
社會消費品零售額
18.9
18.6
8.0
16.8
10.1
18.2
18.4
地方財政收入
23.5
21.1
7.7
24.4
11.7
21.7
18.4
實際利用外資
47.9
10.6
17.4
4.8
19.9
12.8
17.4
進出口貿易額
36.6
35.3
25.3
28.4
14.3
38.3
34.7
2010年,珠三角地區第二產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A.3.72% B.5.76% C.4.74% D.6.78%
這類題也是一道求比重的問題,但是這類題并不難,我們先來分析:珠三角第二產業出現在表1中,國內生產總值出現在表2中,這兩個表的中間“橋梁就是”地區生產總值這個量,所以這道題需要轉化。這道題只要看清楚表1和表2 的關系,這道題并不難,它屬于比重問題的簡單變形題目,希望大家能夠了解。
通過對資料分析題中“比重”這一類題目的講解,希望大家能夠熟練掌握,對于不同類型的“比重”問題,能夠在考場上應對自如,提高做題速度和準確度。
行測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4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