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解析:治慵治懶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解析:治慵治懶。進入了面試環節的你,是否感到很緊張,怕面試官出的題你聽都沒聽說多,怕一不小心說錯話,而錯失了這個機會。那么,你是否每天都有關注社會熱點,你是否懂得一些面試技巧呢?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專家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相關問題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解析:治慵治懶
【熱點背景】
材料一:據專家發現,全國范圍內已有多地治“庸懶”動真格,31個省區市都有市縣出臺規定或者采取行動,不少“庸官懶官”丟官去職甚至鋃鐺入獄。但與此同時,一些地方行政“軟作為”的現象仍然存在,部分干部無利不想為、懦怯不敢為、居功不愿為的畸形心態仍然存在。
材料二:20日,廣東省紀委通報了近期發現的7起“為官不為”的典型案例,其中一起發生在陸河縣,一位群眾換個身份證足足花了8個月!臨時身份證的有效期才3個月,剩余5個月他怎么辦?群眾感嘆公共服務“蝸牛速度”!
【預測題目】
對于“庸官”與“懶官”,你怎么看?
【點評】
“庸官”與“懶官”是有區別的,前者是不能為,后者是不想為或不敢為。但無論庸還是懶,都傷害公共服務品質,有負納稅人的供養。提高“為官不為”的成本,對“庸官懶官”說“不”是必須的。
基于“庸官”和“懶官”的不同,治理也可以有所區別——“庸官”上位根本就是一個錯誤,“不能為”就不該給位子。在公眾看來,行政改革就要做到“能上能下”,理順退出機制。對于“懶官”,則要“抽懶筋”——通過常態化的、剛性的約束,去掉他們的懶勁和惰性。同時,還要“擰發條”,給他們鼓勁,讓他們精神飽滿、干勁十足,敢干事、能干事、干好事。
另外,一些官員之所以采取“保守療法”,就是擔心做多錯多、動輒得咎,所以也要建立合理的容錯機制,給有心干事的官員創造較為寬容的政治氛圍。只要不是出于主觀故意,出點小問題也可當作“交學費”。在此基礎上,還要形成正面激勵機制,增進官員的干事收益。保障這一點,一是要完善考評機制,客觀、公正、民主地評價官員的能力、素質和績效;二是要建立與考評機制聯動的激勵機制,物質待遇上“多勞多得”,政治待遇讓“能者上”。總之,獎懲并用,方能根治慵懶。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相關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