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商業誠信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商業誠信。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商業誠信
【背景鏈接】
1.游客青島大排檔被宰:38元一份的大蝦結賬變38元一只
青島交通廣播FM897官方微博發布的一則消息引起了網友熱議。微博稱,有網友爆料,在山東青島一家大排檔吃飯,結賬時發現大蝦不是38元一份,而是38元一只,一份蒜蓉大蝦就要1520元,整頓飯要2000多元。他們選擇報警,經民警處置,最終付款800元。
2.麗江多部門聯合查處“酒托”事件涉事酒吧停業整頓
媒體報道稱,黃金周期間,來自深圳的游客阿鵬在云南麗江古城遭遇酒托,被坑5000元。記者暗訪發現麗江普遍存在著酒托打著尋找“艷遇”的名義,謀利欺詐游客現象,引發社會關注。
3.成都武侯祠游客遭強塞幼猴照相事后被索10元費用
10月5日下午,從西安來成都旅游的劉先生打進華西傳媒呼叫中心96111,講述自己在旅游過程中遇到的囧事。“武侯祠附近有人抱著猴子吸引游客拍照,拍了照后才說要給錢。”
各地旅游市場宰客現象不勝枚舉、層出不窮。多年來,“經營者宰客——消費者投訴——媒體曝光——輿論壓力——執法整頓——經營者收斂——風波平息——執法整頓結束——經營者宰客”也幾乎形成了固定模式的惡性循環,一時、一地、一事的執法整頓,并不能改變旅游市場經營者宰客現象的頻發高發。
【原因分析】
1、“熟人社會”的瓦解。在旅游景點、火車站、汽車站周邊地區特別容易出現宰客現象,因為游客和旅客形成一個“流動的陌生人社會”,圍繞其展開的市場交易和社會交往,人與人之間不但是匿名的、陌生的,而且彼此的社會交往和市場交易往往只有一次,說白了就是“一錘子買賣”。商譽再好,也難以帶來第二次交易;商譽再差,這次交易完成了,真金白銀也就到手了。這種特征帶來巨大的道德和誠信風險,“坑人宰客”就有可能成為許多商家的選擇。
2、相關執法部門執法力度小,動力不足,難以形成常態。借助上級行政權力組織起來的執法整頓,因為協作難度大、成本高昂,注定只能是運動式、突擊式的打擊,無法形成長效性的執法動力和壓力機制。這種執法整頓表面看上去轟轟烈烈,但一陣風刮過之后,執法行動就會偃旗息鼓,宰客黑商又會故態復萌。
3、管理部門責任互相推諉。“天價蝦”事件發生后,被宰游客第一時間報警,然而當地110稱“我們管不了”,當地物價局又表示“等明天處理”,導致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
【影響】
1、商家自斷財路。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涉事店主的信息無疑會被公之于眾,接受網民的“審判”。涉事店主以后再從事商業經營,定受宰客事件的影響。
2、有損城市形象,給城市貼上了“宰客”的標簽。青島等城市作為國際化旅游城市,宰客事件給她抹上了難以清洗的污點。中國自古倡導以誠待人,奉行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誠信是永恒不變的主題,不因時代發展而“變質”。所謂暴利易得、誠信難樹,短視于眼前利益的“芝麻”,失去的將是財源廣進的“西瓜”,要重新樹立誠信形象相當難。
【參考對策】
專家認為,可以從以下兩點提高商業誠信:
1、執法部門監管及時到位。相關管理部門接到消費者投訴后,要立即采取行動,派出專項檢查組到涉事店方進行現場調查,及時通報處理結果。相對及時、妥善的處置能減少許多輿論“次生災害”,及時維護城市形象。
2、形成獎勵誠信、懲罰失信的市場機制。有關部門組織建立權威的信息發布平臺,將商家的市場經營記錄,尤其是誠信記錄公開發布,再將來自政府部門、社會、媒體、同業競爭者、消費者的評價納入信息發布平臺,那么游客去到任何一個地方,查詢任何一家經營戶,其誠信歷史都能夠盡現眼底,口碑商譽一覽無余,保障信息充分、透明。
綜觀各種“天價宰客”事件,相關部門處理糾紛不及時、行政處罰不“給力”等往往是輿論熱議焦點。難怪有網友喊話:“‘天價’不可怕,就怕監管‘睜眼瞎’”。話雖重,但提醒我們反思,處理“天價宰客”事件,相關職能部門需及時出重拳,不能“等明天”。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