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平時考核,怎么考更重要
云南公務員考試網獲悉,近日,北京公布了《北京市“十三五”時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其中明確要強化公務員平時考核。專家梳理發現,今年以來,除北京外,浙江等地也出臺類似文件對公務員平時考核進行了規范。實行“日志式”管理、平時考核結果占年度考核50%以上、工作生活社交均要受監管……過去被視作端著“鐵飯碗”的公務員群體,將面臨越來越細化的考核制度,身在體制內,干多干少不再一個樣。
相關文章
早在2014年,中組部、人社部和國家公務員局就聯合出臺了“關于深入開展公務員平時考核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公務員的職務級別調整、交流輪崗、教育培訓、獎勵懲戒等要參考平時考核結果。不過從現實來看,平時考核也好,年終考核也罷,怎么考比考什么其實更為重要。
公務員考核采取的是“堅持客觀公正、注重實績的原則,實行領導與群眾相結合,平時與定期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全面考核德、能、勤、績、廉,重點考核工作實績。然而,實際考核過程中卻是“領導有余,群眾不足”,考核的內部化有余而開放性不足,最終考核成了少數人考核多數人。不僅如此,在優秀公務員的評選上,很多被考核單位也采取的是“領導研究,輪流坐莊”,或者是“論資排輩,領導優先”的方式,使考核流于了形式。
因此,對于公務員平時考核,必須從內到外實現轉變,并納入一些剛性因素,比如通過網絡、電話調查的方式進行民意測驗,并把服務投訴率或者工作出勤率作為剛性指標,增加更多的“一票否決”的成分。同時,在考核方式上,提議由獨立的第三方來實施,從而讓考核更加公開、公正和透明。唯有解決了考核的低效化和無效化,平時考核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