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杜絕“招商造假”,需刷新政績考核體系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杜絕“招商造假”,需刷新政績考核體系。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杜絕“招商造假”,需刷新政績考核體系
為了制造虛假的政績效應,種種形式不一的招商造假,當下再次頻現——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多個省市出現重復簽約、夸大簽約、甚至虛假簽約的現象。
事實上,掀開招商造假的面紗,并無太多的新鮮事,集中舉辦招商簽約協議、夸大招商引資規模、熱衷簽定不具法律效應的所謂框架協議,這些招商造假,在GDP政績觀的過度推崇之下,已經存在了許多年。只不過,在中央決策層強調“不以GDP論英雄”已逾兩年多之下,上述招商造假的再次頻現,著實令人感到驚詫。
應該說,當下招商造假的再次頻現,既有地方政府GDP崇拜的慣性因素,又有經濟下行壓力增加之下,地方政府“穩增長”壓力增加的偶發因素。
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創下新低(同比名義增長僅為2.8%),給一些地方政府的“穩增長”造成了壓力,部分地方政府為維持所謂的“經濟繁榮”,為了與周邊地區形成表面上的“競爭優勢”,故而助推了種種投機色彩明顯的招商造假的沉渣泛起。
對于當前招商造假的沉渣泛起,我們不僅有深入反思的必要,而且更應盡快形成有別于既往純粹“以GDP論英雄”式的考核體系。
在中國經濟已經明確進入新常態之下,地方政府必須冷靜面對GDP從高速增長減緩到中高速增長的現實,沒有必要通過形式主義的招商引資,人為制造所謂的“經濟繁榮”。更何況,招商引資規模的表面增長,并不等于GDP的同比上升,即使GDP有所上升,也不必然等同于地方財稅的同比上升。
同時,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之下,面對“穩增長”壓力的上升,地方政府更應樹立良好的心態。弄虛作假式的招商引資,不僅收不到實質性的成效,還會平添招商引資的額外成本,更會滋長一個地方“務虛不務實”的行政作風。
功夫在詩外,抓經濟亦是如此,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地方政府更應該在軟環境建設上下工夫。比如,加速轉變地方政府的行政職能改革,優化地方的經商營商環境,并降低地方經濟的運行成本;再比如,改善當地的綠色生態環境,并完善當地的醫療、教育配套,從中長期來看,這些均可明顯增強當地對外部資本的吸引力。
更進一步來說,既然中央已經提出“不以GDP論英雄”,那么,當前應該盡快形成更為科學、可持續的全新考核體系。GDP增速的變化是否應該掛鉤地方生態環境的改善,是否還應該將地方的醫療、教育、以及其他民生保障配套水平,作為較大的權重列入到地方政府的考核體系中,各地應該給出明確的努力方向。
之于當下而言,“招商造假”延續至今,必須盡快通過制度完善予以杜絕。不僅希望地方政府能夠立足于當地的資源承載力,通過軟環境的完善和提升吸引資本,而不是不計成本地盲目招商、甚至是虛假招商;而且更希望行政職能改革能夠加速推進,既往的經濟主導型地方政府,應該盡快轉變為社會服務型地方政府。如此,我國經濟轉型的成功方才有實實在在的保障。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相關資料及解析,請參閱公務員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