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17國考“新大綱”,深度洞悉命題指向
云南公務員考試網了解到,2016年10月14日,作為考生復習備考2017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最權威的依據--《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7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正式發布。
相關文章
“大綱雖簡,其義非常”。《大綱》由公共科目筆試內容、作答要求、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介紹和申論介紹四部分組成。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介紹和申論介紹是大綱的重點所在。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編寫組第一時間對新大綱進行了深入解讀,揭示大綱的深刻內涵,洞悉命題思路,為廣大考生高效備考提供“參照系”。
一、應考須知篇
(一)考務安排:10月15日起報名,報考時長10天,11月27日筆試
2017年國考報名時間定于2016年10月15日8:00至24日18:00,筆試于11月27日進行,上午9:00~11:00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時間,下午14:00~17:00為《申論》考試時間。
(二)制度沿襲:繼續實行分級命題,沿用兩套試卷形式
2017年國考將繼續采用分級分類考查方式,對省級以上機關和市(地)級以下機關職位分別命制公共科目筆試試題。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國考省級以上和地(市)級以下兩類卷的區別:前者比后者考查得更廣、更深、更全面,個別模塊的試題設置上有一定的區分度,試題題量上也會有所區分。
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篇
(一)總體特色:“形式不變”,而“考點萬變”
“形式不變”不僅表現為國考行測試卷結構趨于穩定,分為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五大部分,而且大綱在對能力要求、考查要點、題型簡介及例題的描述上都與去年“如出一轍”。
“考點萬變”不僅表現在增加信息量、對信息篩選能力有新的要求,還表現為新題型的出現,并且在試卷的題型、題序或題量上都有可能會有所調整。
(二)常識判斷:緊跟熱點,學科交叉,包羅萬象
【大綱鏈接】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考點直擊】國考中常識判斷題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題干給出一個常識性的現象,要求考生對此進行分析,繼而按題干要求選出最合理的一項;另一種是單純性的知識測試,要求考生對題目所涉及的知識要有一定的了解,并從備選項中找出正確答案。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部分考查的重點是政治、法律、歷史人文及科技部分,經濟、地理、公文寫作等部分內容考試中也會涉及,但題量不多。
【考情分析】2016年國考省級以上、地(市)級以下兩類卷中,常識判斷部分均考查了20道題,其中有15道題是相同的,5道題是不同的,不同的5道題中省級以上卷考點分布較為全面,而地(市)級以下卷考查相對集中,更加側重對考生的法律基礎及運用能力的考查。
【權威預測】2016年國考常識判斷部分相比往年難度卻提升了不少,難題、偏題、怪題頻現,涉及知識面廣,考察細致入微。預測2017年國考常識判斷題不論在廣度還是深度上都會有所拓展,跨領域、組合型題目有增多的趨勢,考查知識點日趨廣泛和細致,設置難度或較大,而且基本會涵蓋常識的各個方面。
【應試技巧】從縱向上說,宜先廣泛閱讀,后大量做題;從橫向上說,宜突出重點,避免平均用力。考生除了在平時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外,對于基礎性的政治、經濟、法律、管理、科技以及人文歷史常識要能夠鞏固掌握,對于社會上的時政熱點、新鮮事物、科技領域的新進展,要通過多看報紙、電視、網絡等途徑了解熟悉。另外,還要善用解題技巧,如排除法、第一印象法、去同存異法等。
(三)言語理解與表達:重點突出,提問多樣,注重語境
【大綱鏈接】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
【考點直擊】近幾年國考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所考查的能力及考查的題型已經逐步規范并趨于穩定。從題型角度進行劃分,主要包括邏輯填空、片段閱讀和語句表達。其中,邏輯填空以詞匯搭配和使用范圍為考查重點,對于實詞和成語的考查,越來越多地以結合、雜糅的方式出現;片段閱讀主要集中在“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作者的意圖、傾向、目的”這兩種能力的考查上,題型主要為主旨概括題和意圖判斷題,所占題量幾乎是等量,此外偶爾還會有幾道創新題;語句表達的考查重點主要是優化表達的能力,題型載體以語句排序題、語句銜接題和結語推斷題為主,需要遵循文段的話題一致以及文段的行文邏輯。
【考情分析】

【權威預測】2016年國考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邏輯填空題中,綜合辨析題“唱了主角”,一空成語題增多,成語考查量也有提升,且高頻詞匯頻現,預計2017年會沿襲這一特點,以體現公務員考試對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視;片段閱讀題中,主旨、意圖兩類題型仍占半壁江山,但必考小題型變化較多,最典型的變化就是細節理解題今年只考了1道,而且還是變形考法,預計這兩類題型仍將是2017年國考行測片段閱讀中占比最大的“王牌”題型;語句表達題量增至6道,語句排序題由連續幾年的2道變成了3道,由此預測2017年國考語理解與表達部分語句表達題更側重考查考生對句與句、句與段之間連貫性的掌握。
【應試技巧】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考生首先應揣摩真題,對命題思路、試題難度、材料類型、陷阱設置等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此基礎上,搭建知識體系,巧用技巧,提高速度。掌握相應題型的解題技巧,提高解題效率。另外,考生要廣泛閱讀,做好積累,培養語感,提高閱讀和理解的效率。
(四)數量關系:考點常規,難易穿插,突出技巧
【大綱鏈接】數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
【考點直擊】2016年國考數量關系題考點常規,行程問題、排列組合、概率問題、與函數圖像結合的計算題、年齡問題等如約出現,但考查方式側重于解題方法技巧的應用,這些方法技巧有代入排除法、數字特性法、賦值法、圖解法等。另外,試卷中還出現了一些考點比較靈活的試題,這些題目一般不能直接運用常規的結論或方法求解,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或方法才能破解。
【考情分析】

【權威預測】2016年國考數量關系部分題型題量與考點相對穩定,市(地)級以下卷為10道題,省級以上卷為15道題,且省級以上卷的15道題涵蓋了市(地)級以下卷的10道題,剔除掉其中難度較大的5道易錯題,以此來體現兩類職位對考生的數學要求。預計2017年會延續這一特點,難度與去年持平,會越來越重視對思維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大量復雜的計算。
考生須注意:數字推理雖然繼續出現在考試大綱中,但從2011年起,國考試題就不再出現數字推理題型。預計2017年國考數量關系部分極有可能依然只有數學運算一種題型。但考生不能完全放松對數字推理的警惕,其主要考點為等差數列變式、多次方數列變式、分式數列、遞推數列等。
【應試技巧】數學運算試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成為很多考生行測取得高分的一大障礙。數學運算大部分的題目依然以經典題型為主,故考生首先應夯實解題基礎,抓住重點題型,掌握基本公式,如行程問題、排列組合問題、利潤問題、雞兔同籠問題等。其次,要掌握最基本的快解方法,如方程法、特殊值法、代入法、圖解法等。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編寫組提醒考生,在復習過程中,建議每天定時定量進行練習,鞏固基礎知識,有意識地培養數字直覺與運算直覺,這是解決數學運算問題的核心所在。
(五)判斷推理:題型固定,考題靈活,強化推理
【大綱鏈接】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考點直擊】近年來,判斷推理題目題型題量一直都沒有變化,考查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四種題型,每種題型各10道題,預計2017年將沿襲這一特點。另外,圖形推理考題形式多樣,各知識點交叉考查,試題難度不減;定義判斷考查范圍更為廣泛;類比推理題型題量穩定,試題難度相對較簡單;邏輯判斷更側重對與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聯系密切的考點的考查。
【考情分析】

【權威預測】2016年國考判斷推理題中,圖形推理部分在截面圖中首次出現“可能截出”的問法;邏輯推理部分復言命題強勢回歸,考查了3題。故2017年國考不排除判斷推理部分會出現創新型試題,但萬變不離其宗,考生只須掌握基礎知識點,稍加靈活變動,即可得出正解。
【應試技巧】圖形推理部分要明確圖形中的考點所在,抓住圖形中的關鍵信息;定義判斷部分要看清試題設問,選擇最佳選項;類比推理部分要掌握詞項之間的各種邏輯關系,善于使用遣詞造句法快速解題;邏輯判斷部分要掌握命題推理規則,了解各種論證方式。
(六)資料分析:考點集中,難度適中,速算為王
【大綱鏈接】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考點直擊】資料分析的考點和運算方法比較集中,考點設置簡單計算、增長、倍數、比重、平均量、基期量以及綜合分析等基本考點等,方法主要集中在首數法、尾數法、有效數字法、特征數字法、同位比較法、錯位加減法等。
【考情分析】2016年省級以上卷中的資料分析題變化較大,出現一篇材料非5小題的情況,這種考法是國考首次出現,材料類型突破歷史局限,關注微小數據統計材料。
【權威預測】2016年國考,兩類行測試卷的資料分析模塊的題量均為20道,和前兩年保持相同,所涉及的考點比較穩定,但省級以上卷中的資料分析題變化較大,試題形式有所突破,故不排除2017年國考行測資料分析部分試題形式會有所創新,預計題量不變、難度基本與去年持平。
【應試技巧】考生應擴大知識面,理解常考概念,鍛煉速算能力,提升閱讀速度,學會快速列式。尤其要注意資料分析中的計算,其特點是--既不是完全不算,也不是完全死算。巧用技巧是提速的核心。
三、申論篇
(一)從大綱看:何謂“申論”?
(1)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
(2)“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80分鐘,滿分100分。”
(3)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
(4)“采用閉卷考試方式”。
(5)申論考試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職位、市(地)級以下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套試卷。
注意點1:兩類卷中,前者重點考查綜合分析能力與提出問題能力,而后者更側重于對貫徹執行能力的考查。
注意點2:2017年對兩類卷的職位區分描述與往年不同,往年表述為: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類試卷。
(二)從實質看:申論五大能力
申論考試主要通過考生對給定資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等,測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等,體現了“為用而考”,而非“為考而考”。自國考申論作答時間延長半小時,申論試題設計更加科學、全面,更加能真實客觀地反映出考生的水平,避免了部分考生因為時間緊張,無法展現出自己的實力。另外,材料中信息點布局難度加大。
閱讀理解能力是五大能力之首,其要求是看得懂、吃得透、用得上;綜合分析能力是申論必備能力,其要求是觀點明確、有理有據;貫徹執行能力重點考查考生應用文寫作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考生準確提煉與概括問題和提出具體可行的對策與建議;文字表達能力是文案工作能力的重要體現,要求考生作答連貫、簡潔、規范、生動。
(三)從題型看:五題常規模式
近幾年,國考申論試題題量一直延續五題模式,但是2016年國考市(地)級以下卷中突破以往形式,采用四大題五小題模式,材料和題目一一對應,不會出現考生找不到材料的情況,可以多些時間進行答案的梳理和書寫,且前四道題凸顯了對“歸納概括”能力的考查。2017年國考申論試題命制或繼續沿襲五題常規模式,但不排除會在試題形式、提問方式上有所創新。
(四)從主題看:貼近生活,以小見大
從近幾年的國考申論真題來看,申論材料中很多案例、事件和現象素材的選取都越來越貼近生活,內容偏重于事實,體現時效性,全面關注“人”的需求。通過對近兩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主題及給定資料的分析可知,其所考查的方向從宏觀問題逐步過渡到具體問題,這就要求考生在從宏觀角度關注熱點的同時,注意從小角度切入去復習備考。
(五)從選材看:事理結合,案例材料成為主流
理論材料和事實材料的交叉互補是國考申論給定資料的一大特點。事例提供具體事件的詳細闡述,而理論分析針對事實材料給予觀點高度的提升,從而為理解材料主題和政策角度提供幫助。從近幾年國考申論真題來看,案例材料占據了大部分的篇幅,理論分析相對較少,更需要考生對材料進行分析加工,側重考查考生對問題實質的理解能力。案例型材料具有靈活多變的特點,考生要注意把握材料的共性,分析個案的差異。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