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共有4.6萬余人報名國考 部分考場棄考1/3
云南公務員考試網訊:27日上午,在沈陽大學考點,參加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7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的考生陸續進入考場。
相關文章
27日,2017年度國考筆試結束,本次國考全國計劃招錄2.7萬余人,涉遼職位674個,計劃招錄1318人。我省共有4.6萬余人報名參加筆試。
公共科目考試行測考生普遍感覺難度有所上升,副省級、地市級兩套試卷區別力度增大,其中青年創業、微博散布謠言、“玉兔號”月球車等紛紛進入考題。申論圍繞生態與人文話題,討論“水智慧對于城市發展的啟發”,有話可說,考生反映“接地氣”。
今年的國考由于過審人數增加,出現近乎萬里挑一的職位,熱度再次上升。不過在考場外,專家看到考生們更多的是心態放松,有些考生甚至候考時刷朋友圈、打游戲,陪考家長也有所減少。在國考熱的另一面同樣也有著對公務員這一職業的理性認識。
【考題解析】
行測有點“難”、“燒腦”
本次國考的行測考試,分副省及以上、地市及以下職位兩張試卷,試卷整體上加大了區別力度,副省級試卷言語理解出現兩篇文章閱讀,地市級試卷邏輯推理出現1篇材料5個小題,數量關系部分,地市級比副省級少5道數學運算。
單就副省級試卷來說,在穩定中創新發展,強調知識儲備的同時更測查真正的能力。
對于這兩套考題,考生感受如何?在隨機采訪中,不少考生用“難”、“燒腦”這樣的詞語來形容。
不少公務員考試輔導機構也提出本次國考的行測考題難度與往年相比有所上升,出現了多年未見的題型。
常識題以人文歷史為主
副省級試卷常識判斷部分的題型題量與往年一致,仍然是單選20小題。
考查的范圍大致為法律、人文歷史、科技、經濟、哲學、地理等相關知識。其中,人文歷史仍然是考查的重中之重,考查的內容也以經典為主;法律相比去年多考查了1題,但是相對簡單;哲學在沉寂兩年之后重出江湖。
作為今年的例外是,時政部分沒有考查。
總體來講,今年的考試題目難度適中。
地市級常識判斷部分的法律題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例如刑法修正案(九)、《慈善法》等;人文常識多是考查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例如古代詩歌;科技考查的多是高新科技或者生活常識,例如航天器、垃圾分類等。總體來講比較常規。
文章閱讀時隔14年再出現
副省級試卷言語理解部分考查了邏輯填空、片段閱讀、語句表達、文章閱讀。其中,文章閱讀兩篇,每篇文章有5小題。
專家分析,今年言語理解最大的變化是出現文章閱讀,此題型是2002年和2003年的考查題型,從2004年起不再出現,時隔14年再次出現,幾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