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常識人文知識作答指導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常識人文知識作答指導。相信行測考試一定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兒。行測中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考點之細,需要開始做到在積累的同時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常識人文知識作答指導
一、國考人文知識考情概述
常識判斷作為國考中必考的一部分,當然也不能忽略。人文知識是國考常識判斷部分中的必考知識,實事求是的講,人文知識涉及面很廣,古今中外,作家眾多,作品紛繁,流派多樣,特點不一,而我們的考察內容也是如此,并且近兩年的國考常識,就算不直接考察人文知識本身,題目往往也是滿滿的“文藝范兒”(像2014年國考常識中通過詩詞描述的情形,來判斷最適合欣賞煙花的天氣,可謂是人文與地理知識的綜合考察)。
另外,就人文知識考察的比重來看,我國古代人文部分考察比重日益增大,近幾年尤其如此。我國是悠久的文明大國,傳統文化可謂俯拾皆是。習近平總書記幾乎在談話的各種場合都會引用古代的話(更多的是人文知識)形象闡述當下的問題。他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曾語重心長地說,“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在這樣的政治大背景下,對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考察可以說正當其時,考生務必高度重視。
據專家總結,人文知識的考察角度,通常來講有這么幾個方面:(一)考察基本的文化認知。像古代的四書五經、成語知識、傳統節日與詩詞等文化現象。(二)考察作家、朝代、作品、思想等對應關系。
二、已考典型真題舉例及備考策略
真題示例1.【2010年國考】“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指的是( )。
A.《詩經》、《孟子》、《孝經》、《爾雅》
B.《周易》、《尚書》、《禮記》、《春秋》
C.《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D.《尚書》、《周易》、《論語》、《孝經》
【答案】C。解析:“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部儒家經典著作。故本題答案為C。
真題示例2.【2012年國考】下列哪一典故與《莊子》無關( )?
A.鵬程萬里
B.庖丁解牛
C.莊生夢蝶
D.刻舟求劍
【答案】D。解析:鵬程萬里,出自《莊子?逍遙游》,A項不選;庖丁解牛,出自《莊子?養生主》,B項不選;莊生夢蝶,出自《莊子?齊物論》,C項不選;刻舟求劍,出自《呂氏春秋?察今》。故本題答案為D。
真題示例3.【2013年國考】我國古代文人在詩詞中常運用典故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下列作品中沒有使用典故的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B.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C.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D.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答案】A。解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出自李白的《贈汪倫》,運用的是比喻手法而不是典故。“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出自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運用了兩個典故:蓬山即蓬萊山,傳說中海上的仙山,比喻被懷念者居住的地方;鳥為神話中為西王母取食傳信的神鳥,后世以青鳥為信使的代稱。“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出自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孫郎即孫權,這里引用孫權的一個典故,即《三國志》記載孫權在一次出行中,坐騎為虎所傷,他鎮定地在馬前擊斃了老虎。“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其中“東籬”是菊圃的代稱,典故出自陶淵明詩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BCD選項中都使用了典故,只有A項中未使用典故,故本題答案為A。
從以上列舉的幾道國考常識真題來看,人文知識部分考察的都是非常基礎的內容,考生只需要把基本的文學脈絡理清楚(像我國古代文學部分,大體可以分成這樣幾個時期:先秦諸子散文思想——秦漢文——魏晉南北朝小說、文學批評——隋唐詩歌——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抓住脈絡上面的階段性特征與重點知識,并將這些文學知識與一定程度上的法律、政治、地理、科技、經濟等知識結合,融會貫通,考生定會在常識判斷的復習中受益匪淺。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相關資料及解析,請參閱公務員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
閱讀此文的人還閱讀了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