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辭職不必大驚小怪
公務員作為“鐵飯碗”,是大眾眼中的香餑餑,考上了就能改變命運。除了每年有固定的不菲收入,手中還握有一定權力。每年的國考都像是過獨木橋,有大批人員擠破腦袋想往里面鉆,有部分人非公務員不當。而最近幾年,“公務員熱”呈現了降溫的趨勢,報名人數和平均競爭都有所下降,甚至出現了所謂的公務員“辭職熱”現象。這一現象引發了社會關注。但筆者認為,公務員作為一種職業,我們應理性看待。
公務員制度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后,收入和權力都相對透明化。許多人通過考試進入公務員這座“圍城”后,發現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公務員也不好當,理想和現實有一定差距,有辭職的想法再說難免。在高位上的公務員,幾十年都做同一種工作,想換一種活法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開創自己的另一片天地也是說的過去的。
公務員隊伍龐大,辭職的人員所占的比例很小很小。而且,公務員作為眾多職業中的一種,辭職、跳槽、再就業,本就是一種人生的正常履歷。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通過一些調整,努力去實現人生的價值本就無可厚非。在當今開放的市場背景下,公務員完全可以投身于社會這個大環境,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長,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對公務員辭職這一現象,確實沒必要大驚小怪,但對公務員辭職需抱謹慎的態度,特別是在一些敏感職位的公務員。作為相關部門,應防止公務員辭職后,通過原有職權從事破壞公共利益 的活動,更需防止某些腐敗份子通過辭職的方式逃避反腐等等。
總之,公務員作為一種職業,它不可能適合每個人。公職人員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們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權利。有公務員辭職,才說明公務員是一個正常的職業,有公務員辭職,正能說明公務員并不是適合所有人的職業。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有的人喜歡穩定的、從一而終的職業,有的人喜歡帶挑戰性的、有新鮮感的職業……自主擇業都不過是每個勞動者的正當權利和社會生活的正,F象,對公務員辭職這一現象我們沒必要大驚小怪。
[來源:張家界評論,作者觀點與本站無關]
[來源:張家界評論,作者觀點與本站無關]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