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預付卡消費市場亂象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預付卡消費市場亂象。進入了面試環節的你,是否感到很緊張,怕面試官出的題你聽都沒聽說多,怕一不小心說錯話,而錯失了這個機會。那么,你是否每天都有關注社會熱點,你是否懂得一些面試技巧呢?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專家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預付卡消費市場亂象
【熱點背景】
2016年5月,在北京、河北、蘇州、上海等地,一家名為聚智堂的培訓機構預收學費數億元后老板跑路。萬余名家長受“存學費,送超長免費課時,返本金”等廣告欺騙,進行預付消費,最終可能血本無歸。以教育培訓為幌子,只是預付式消費詐騙中較常見的一種。美容美發、游泳健身、餐飲娛樂等門店,都會勸導消費者辦理充值卡,承諾可以提供打折或會員服務。但有些店,消費者隔一段時間再去時,已是人去樓空。
【解析】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預付卡有利于刺激消費——消費者用預付卡消費時,卡上數字減少不像掏現金那樣心疼,消費節制力會有所降低,這和信用卡消費異曲同工。正因如此,近年來全球預付卡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的消費方式。
在我國當前的預付卡消費市場卻呈現出以下亂象:
一是商家誘導消費者買卡充值時,口舌如簧,吹得天花亂墜,而一旦消費者掏了腰包,才真切感受到什么叫“買的沒有賣的精”,各種消費陷阱讓人防不勝防。
二是當消費者對商家的服務不滿意時,退卡幾乎是一種奢望,欲罷不能。
三是有的商家索性玩失蹤,一跑了之,讓消費者預付卡里的錢打了水漂。
要填平預付卡市場的消費陷阱,根本上還得靠法治,唯有法治才能為預付卡消費保駕護航。
首先,要完善立法,用法律法規對預付卡消費的各種環節進行規范。讓消費者擁有無條件退卡的法定權利,這樣才能有效倒逼商家誠信經營,實現“良幣驅逐劣幣”。
其次,要加強執法,用嚴格監管和責任追究制約商家,為消費者撐腰。對商家訂立的預付卡消費合同進行合法性、公平性檢查,從源頭上進行把關。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相關資料及解析,請參閱公務員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
閱讀此文的人還閱讀了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