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中國制造2025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中國制造2025。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中國制造2025
中國制造2025
【背景鏈接】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十八世紀中葉開啟工業文明以來,世界強國的興衰史和中華民族的奮斗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
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2014年12月,“中國制造2025”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2015年3月5日,李克強在全國兩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提出“中國制造2025”的宏大計劃。2015年5月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
【深度解析】
(一)戰略目標
第一步:第一個十年,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到2025年,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員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兩化(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邁上新臺階。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
第二步:第二個十年,到2035年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重點領域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整體競爭力明顯增強,優勢行業形成全球創新引領能力,全面實現工業化。
第三步:第三個十年,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制造業主要領域具有創新引領能力和明顯競爭優勢,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
(二)戰略意義
一是順應國際經濟發展的大勢。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高新技術的突飛猛進,世界產業結構的演進出現了一系列新的趨勢,以技術和服務為主要拉動力的新一輪國際產業結構加快調整,信息產業成為支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加速,綠色經濟成為主流,中國需要加快跟進。
二是提升中國制造業的國際分工和全球價值鏈地位。國際分工已由產品分工向要素分工發展,歐美國家將加快自身“再工業化”進程,進一步發揮在新技術、新產品領域的創新優勢。中國需要逐步向國際分工中高端發展,謀求參與國際分工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提升。
三是搶占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國際競爭已全方位展開,圍繞制造業的技術、品牌、生產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化競爭日趨激烈,發達國家將進一步增加對全球制造業價值鏈的控制和主導。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唯有提升制造業的發展層級,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三)國際對比
“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和任務與德國“工業4.0”、美國的“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相比,重點在于提高制造業的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這與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基礎和現實條件是相符合的,并沒有將目標和任務定的過于“高大上”,而是更多立足于對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提升。
德國與美國因為制造業本身就在中高端,國內研發技術、創新能力、資本充足度都較強,其目標和任務要明顯高于中國。美國、德國的制造業發展計劃,核心是“制造+信息化+服務”,具體表現為“軟硬兼施”,即以軟件為主導,以信息化和互聯網技術提升制造業研發和生產水平;雙管齊下,以制造+服務延長制造業的產業鏈、供應鏈,以柔性的定制化和個性化服務將制造業與消費者直接連接;互聯網+制造,以電子商務的渠道和網絡信息技術將制造業與市場緊密相連。可見,德國與美國是在實現中國制造第二個甚至是第三個十年的目標和任務。因此,中國制造并不是要和德國、美國的制造業計劃相比拼,而是要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技術革命的成果,走好自己的路。
(四)實現路徑
提高創新能力是“中國制造2025”的首要任務。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配置資源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提高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創新能力。
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是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要推動互聯網+制造業,通過互聯網制造業的融合,引領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通過互聯網與工業的聚合裂變,實現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邁進。
品牌建設是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關鍵。品牌是制造業競爭的制高點,只有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中以人為本,以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融入企業的文化價值、經營理念與產品特色,才可能打造出被市場接受與認同的品牌。
推行綠色制造是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保障。綠色發展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要制定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企業標準體系,開展綠色評價;強化綠色監管,健全節能環保法規、標準體系,加強節能環保監察,推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引導所有生產者從事綠色生產。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相關資料及解析,請參閱公務員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
閱讀此文的人還閱讀了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