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中國詩詞大會》實力圈粉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中國詩詞大會》實力圈粉。進入了面試環節的你,是否感到很緊張,怕面試官出的題你聽都沒聽說多,怕一不小心說錯話,而錯失了這個機會。那么,你是否每天都有關注社會熱點,你是否懂得一些面試技巧呢?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專家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國家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用書
更多國家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用書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中國詩詞大會》實力圈粉
【熱點背景】
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于春節期間開播,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節目中多位具有深厚古詩詞素養的年輕學生更是實力“圈粉”,被網友稱贊為“腹有詩書氣自華”。學者表示,兼具典雅韻律與人文精神的古詩詞,在現代社會仍能引發情感共鳴,要加強古詩詞的審美教育,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年輕人中更好地傳承和發展。
【時評】
一檔并無明星的節目引發詩詞熱,確實讓人驚喜。不過,也有網友質疑,這樣的詩詞熱有跟風之嫌,太有“功利心”。網上流行這樣一段話,為什么要讀書?舉個例子:當你看到夕陽余暉,鳥兒歸巢,你的腦海浮現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這么多鳥,真好看!”詩詞不僅有文字的美,還有生活和哲學、傳統和道德,讀詩長大的孩子,當他們看到美景時,他的思想和表達一定會不一樣。
以詩會友、以詞怡情,當然是學習詩詞的一種境界。但是,哪怕只是為了豐富詞匯,提高語文成績,或者純粹就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語言魅力,“功利”一點又何妨?古人云“格物致知”,大意是研究事物,獲得知識。學習詩詞的過程,也是領略詩詞之美的過程,有人學習詩詞是為了應付考試,有人是為了打發時間,但只要學了,總歸是好事。
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長黃榮華日前接受采訪時坦言,當下很多中小學語文老師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高的產出、最高的分數”,讓語文教學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傳統文化素養的匱乏和缺失,已成了普遍現狀,無論是從熱愛傳統文化的角度,還是從升學應試的角度,調動學生學習詩詞的動力,確乎有其必要。教育部要求,中華傳統文化所占比重,也是教材審查的標準之一,古典詩詞和傳統文化必須達到一定的比例。為青少年提供優秀的文章范本,培養運用中華傳統文化的能力,還需要真正將傳統文化的精髓納入教學之中,使之從“工具”轉化為學生的人文素養。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無論我們學不學,古詩詞就在那里。興之所至,其樂無窮,發自內心熱愛古詩詞,最值得推崇;做不到深懷興趣,帶著一點“功利之心”地學習古詩詞,也值得鼓勵。古詩詞帶來諸多美妙意境,在潛移默化中滋養我們的心靈,“功利”也未必就不能轉化為動力。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