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蒜你完”的供需失衡本質是市場缺陷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蒜你完”的供需失衡本質是市場缺陷。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蒜你完”的供需失衡本質是市場缺陷

背景鏈接
2017年4月,因產量增加、氣候影響等因素,河南多地出現蒜農來不及抽蒜薹以及蒜薹價格暴跌的情況,部分蒜農甚至直接將蒜薹扔掉。當地鄉政府利用媒體宣傳幫助蒜農抽蒜薹,并商討采取設立大蒜協會等方式避免類似現象再次發生。專家認為,蒜薹價格暴跌根源在于供求失衡,建議通過行業協會以及大數據等方式解決問題。(5月3日《北京青年報》)
標準表述
[綜合分析]
農產品信息不對稱,價格就會出現“此起彼伏”的波動,一方面是價賤傷農,另一方面是價高傷民,形成交互式影響。"蒜你完"與“蒜你狠”非單軌存在,而是雙向并行,這邊價低傷農無奈扔掉,種好的農產品爛在地里,各種“首長營銷”或者“志愿者購買”應勢而起;另一方面,未能實現農超對接,或者建立穩定的供銷體系,消費一端并未獲得價格降低帶來的好處,“蒜你狠”、“向前蔥”與“豬你漲”依然常態化存在。
農產品價格坐山車式周期性循環,幾乎成為自發性農業的一個標配。由于小散農業具有跟風性,在對市場前景預判不足的情況下,跟風種植帶來的產量增加,會導致局部范圍產品相對過剩。從全國來看,如果不是絕對過剩,若能實現資源的優化匹配,讓供需之間實現充分的對接,則會形成雙贏的格局,反之亦然。一個成熟的市場,供需之間互相影響也會互相調整,以最大化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不過,若是市場機制本身不成熟,或者存在巨大的缺陷,農業就會遭遇“靠天吃飯”和“盲目無序”的困境。
“蒜你完”的供需失衡本質是市場缺陷,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自發式農業種植模式,缺乏基本的市場素養和應對市場的能力;二是對市場的規范不力,流通渠道的人為操控空間過大,影響了供需之間的對接;三是未能建立全國性的農業資源信息,市場服務體系滯后。
[參考對策]
第一,建立行業協會,可以發揮專業化、綜合性的作用,把小散的農戶組織起來“抱團作戰”,既可以解決信息瓶頸和盲目種植的短板,又可以增加市場博弈的資本,形成強有力的對沖。
第二,運用大數據信息技術。大數據的使用能最大化反映需求狀況和結構,種植一端若能基于數據分析,根據市場的情況而“量身種植”,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及嚴格控制數量,就能避免相對過剩帶來的風險,實現了種植的精準化,盲目性和隨意性的風險就會得到最大化控制。
第三,政府要加強市場服務,引導農民在提升市場意識的情況下,主動參與并充分利用公共數據平臺。與此同時,政府還應加大對資本炒作行為的打擊力度,對囤貨投機等不正當行為給予規范,讓供需之間實現充分的對接,供需之間、數據與種植之間、競爭與規范之間達到了完美結合,農業生產“冷熱不均”的狀況方能善治。
相關閱讀: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