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病句題講解:快速識別總分文段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病句題講解:快速識別總分文段。相信行測考試一定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兒。行測中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考點之細,需要開始做到在積累的同時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18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
仔細研讀下文>>>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病句題講解:快速識別總分文段
片段閱讀在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題目數量占到近二分之一,換言之,在整套行測的試卷中占到近六分之一,其重要性可見一斑。但絕大部分考生出于做題的習慣,都會選擇把片段閱讀放在考試臨近尾聲時再去做,那么,如何在有限時間內保證最高正確率呢,專家對此進行講解。
片段閱讀以主旨觀點類型的題目為主,針對這種題型,絕大部分題目都必須用結構兩分法來解答,所以在對文段進行一分為二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準確把握作者的行文脈絡,即寫作思路。對于邏輯結構較為明顯的轉折文段和因果文段,或是有明顯標志詞的分總文段,把握行文脈絡是相對容易的,而對于無明顯標志詞的總分文段,識別的難度較大且耗時較長,所以我們必須對總分文段固定的寫作思路“提出觀點-論證觀點”有深入的了解,因為段首是否在提出觀點我們僅從字面上很難判斷,所以要通過后文是否在論證觀點來確定它是否是總分結構。對一個觀點的論證方式分為事例論證和道理論證兩個維度,而事例論證就是所謂的舉例子、擺事實,比如說在這段話中,“北京的房價是很貴的,有次聽到一位記者在路邊采訪一位中獎者:恭喜您中了500萬,我想請問您一下您打算怎么花?中獎者說:先把房貸還了。記者又問剩下的呢?路人說:剩下的慢慢還。”舉這個例子就是為了論證第一句“北京的房價是很貴的”可見它是總分結構,當然在事例論證中不一定是正面的事例,也可能用反面的事例來論證觀點,或者采用對比論證的方式,比如在這段文字中“歷經磨難才能綻放成功的花朵。“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魯迅若不是經歷過家道中落之苦,怎能體會到生活的艱辛、世態的炎涼?若不是經歷過庸醫耽父之痛,又怎會痛下決心東渡扶桑,尋找救國救民的良藥?仲永擁有一份令人艷羨的天賦,但不懂磨礪、不知進取,終日盤桓于酒宴嬉戲,最終落得個“泯然眾人”的結局;李天一、房祖名擁有令人向往的家境,但自小嬌生慣養,不知苦難為何物,最終不得不吞下坑爹坑社會的牢獄之災的苦果。”舉魯迅的例子就是從正面論證了“只有歷經磨難才能走向成功“的觀點,而后面列舉的仲永、李天一、房祖名,都是從反面進行論證的,即“不歷經磨難就不會取得成功”,其實效果是一樣的,都是對觀點起到支撐的作用。同樣,如果后文在分析原因或是影響,也有可能是在論證前面的觀點,比如在這道真題中“一般來說,一個社會的監督體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組成的,媒體監督不應成為其中的主要力量,更不應“ 一枝獨秀” ,因為這個體系還應該包括公眾監督、制度監督等多個方面,任何一個方面的缺失,都會使整個體系出現明顯漏洞。單純依靠一種監督力量,對于任何一個社會來說都是“ 不安全” 的,因為不同的監督力量,在整個體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媒體監督相對于制度監督等方式而言,是一種非強制性監督,不僅受制于輿論環境,而且監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監督對象的態度。”首句說媒體監督不應成為監督體系的主要力量,但從這句話并不能確定這是不是作者的觀點,但從后文中可以發現,分別從兩個方面分析了媒體監督為什么不能是主要力量,即原因分析,這是對首句在進行論證,所以是總分結構。
相關閱讀: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