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公務員面試指導:都市老漂族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云南公務員面試指導:都市老漂族。面試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技術,面試的技巧要懂得靈活運用,就能拿到心儀的職位,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專家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更多四川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云南公務員面試指導:都市老漂族

【熱點背景】
所謂老漂族,指為支持兒女事業、照顧第三代而離鄉背井,來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老漂族’出現,是因為中國人強烈的家庭觀念。父母覺得有義務盡全力支持他們,因此有許多老人離開家鄉,來到上海等大城市。”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文軍這樣認為,這也是當下快節奏中國的一個階段性現象。
在300名50歲以上從外地來武漢市投奔兒女的“老漂族”中,65.2%的老人認為子女對他們的重視不夠,42.3%的老人對家庭生活不滿意,79.2%的老人感覺很孤獨。此外,64.7%的老人“在家獨處”打發閑余時間;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后,49.7%的老人選擇了憋在心里不說。
【命題預測】
有這么一群老人,他們本該在熟悉的故土安度晚年,卻漂泊異鄉;他們本該沉醉兒孫繞膝之樂,卻要體驗異鄉的酸甜苦辣;他們肩上背著書包,步履蹣跚地接送孫子女上學;他們做好飯菜,孤獨地等待著兒女回家……為減輕兒女負擔、照顧孫兒孫女,他們遠離故土,來到異鄉,體驗另一番酸甜苦辣…這些老人,形成了一個特殊群體:“老漂族”。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老漂族”是指為照顧第三代而遠離家鄉、來到陌生大城市的父母。我國“老漂族”大致分為三種類型:支援幫助型、投靠子女型、提高生活品質型,其中以支援和投靠類型為主。這些老人大多從農村或者較小城市轉移向較大較發達的城市,因其子女在城市安家立業而移居,他們來與子女同住主要是緩解子女的工作和生活壓力,為子女料理家務或幫助照顧兒孫。
“老漂族”的出現是我國當下社會快節奏發展的產物,隨著人口流動和城市化發展,“老漂族”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同時“老漂族”的出現也與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密不可分,我國的父母們覺得有義務“養育”孩子,至少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再加上和孩子甚至孫子生活在一起這樣美好的愿望,很多老人甘愿背井離鄉,來到大城市生活。
隨著“老漂族”的壯大,和兒女孫輩生活在一起,幫兒女接送、照顧孫輩,不僅是在為家庭作出貢獻,而且也填補了一些公共服務的空缺,為社會節約大量的支出。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老年人遠離熟悉生活圈,沒朋友,而產生孤獨感;沒醫保,生病了自己扛;以及雖在兒女身邊,但因工作太忙,而缺少精神關愛等。
為了讓“老漂族”得到應有的關愛,讓他們由“異鄉”變“故鄉”,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國家應大力推進戶籍、醫療保險報銷制度改革,推到“戶籍墻”,讓“老年漂”盡快融入所住的城市。在就醫、乘公交、養老金領取等方面,讓“老漂族”享受市民待遇,使他們心有所屬,不再有漂泊感。
全社會要營造一種關心和關注“老漂族”的良好社會氛圍,社區可以多開辦老年書畫班、舞蹈班、攝影班等等,為“老漂族”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同時要顧及他們的心理需求,通過更為人性化的關心和關注,幫助他們盡快融入城市。
“老漂族”應學會自我娛樂,積極主動融入周邊環境、培養新的興趣愛好,在日常空閑時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
對于子女,要定期了解和滿足老人的情感需求,關注“老漂族”的心理健康,同時可以幫助老人與同社區的其他老人相識,請一些熱心開朗的鄰家父母來家里做客,幫父母在新環境中建立新的人際關系,走出封閉的小天地。
相關文章推薦: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