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共享單車現象發展趨勢分析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共享單車現象發展趨勢分析。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共享單車現象發展趨勢分析

背景鏈接
2017年4月,上海上海靜安區北站街道正在測試共享單車“電子圍欄”,小鳴單車在晉元路上設置了上海首個“電子圍欄”,想在附近區域停車的用戶必須將共享單車停放在“電子圍欄”內才能完成上鎖。
“電子圍欄”,就是通過物聯網芯片發射信號覆蓋技術,給共享單車停放劃定一個圍欄,讓單車只能停放在規定范圍內。測試顯示,解鎖一輛小鳴單車后,當車輛騎出系統規定的紅線區域時,系統會發出語音提示,要求騎行者將車輛騎至紅線區域內,否則車輛將無法上鎖,后臺將會一直計費。
中國消費者協會組織ofo、摩拜、小藍、由你、永安行5家共享單車公司對話,共同探討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確保用車安全的途徑、方法。5家公司均表示,用戶押金將統一存放在銀行,進行第三方資金監管。押金和充值余額均可退。
綜合分析
【含義】
共享單車是指企業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一種分時租賃模式。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單車是共享的,但并不是共享經濟。共享經濟的要素之一是閑置資源,但共享單車不是閑置資源。
【優勢和作用】
(一)方便、快捷。操作方便。相較于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不用辦卡,定位、借車、鎖車、繳費等過程全部在手機上完成;方便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共享單車讓短途出行更加方便。
(二)低碳環保,減少對空氣的污染。共享單車在各大城市亮相后,很多曾經出門就開車的人改變了他們的出行方式,路程較短或是交通擁堵時,他們更喜歡選擇共享單車,按他們的話說是既方便快捷又綠色環保。上路汽車的減少,尾氣排放量減少,自然也就減少了對空氣的污染。
(三)緩解交通擁堵現象。共享單車的出現減少了人們對汽車的使用率,減少了機動車上路的路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交通擁堵。
(四)租車費用低廉。目前,市場上的共享單車有兩種收費標準,一種是每小時出租費一元,一種是每小時0.5元。但不管哪一種收費標準,對于普通百姓來說都是能夠接受的。選擇共享單車,需要的時候只需支付一元錢便能夠騎行,大大節省了買車的成本。
(五)給摩的造成了致命打擊。摩的一直是城市管理部門的一個老大難問題。由于更多的人在短途出行時選擇了共享單車,一些摩的司機反映,以前每天能接十幾單,現在每天只能接幾單,以前每天能掙兩三百元,現在只能掙幾十元。巨大的落差,慘淡的生意,使大部分的摩的司機選擇退出了這一行業。
(六)帶活實體經濟。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曾受邀參加了今年1月13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座談會。會上,當胡瑋煒表示共享單車是“互聯網+”交通工具時,李克強強調,“摩拜單車聽起來是經營方式的革命,但基礎還是自行車,還是要靠實體經濟支撐。反過來,實體經濟也要靠服務變革來帶動”。
【缺點和劣勢】
(一)亂停亂放,使用秩序混亂。除了亂停亂放,很多用戶為了自身的利益,把共享單車私藏在家里或辦公樓內以便自己獨用。此外,上私鎖、毀壞和肢解共享單車的行為也時有發生,更有一些不法分子更換車上的二維碼,借機進行詐騙。
(二)惡劣天氣會影響騎用。與出租車和網約車不同,騎用共享單車會受季節變化、天氣狀況等影響比較大。
(三)定位不寬,年輕人居多。共享單車是“互聯網+交通工具”衍生出來的一個新生事物,即使操作起來并不難,但在老年人看來也不是一件容易事。而且很多老年人使用的手機都是老年機,并不具備能下載共享單車APP的條件。
(四)充值容易退費難。市場上眾多共享單車在下載APP注冊為用戶后,需要支付數額不等的押金。如摩拜押金為每人299元,ofo為99元,小鳴單車為199元,優拜單車為298元……也有部分共享單車在用戶達到一定信用積分時可以免押金。用戶騎車的費用,不會從押金中扣除,而是從充值的車費中扣除。雖然共享單車運營企業對押金退款都有明確路徑,但卻較為煩瑣。
【前景】
(一)國家政策支持,前景一片大好。
國務院總理的關注。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支持和引導分享經濟發展,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眾生活。”這是李克強連續兩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談“分享經濟”,總理推動經濟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的決心可見一斑。
發改委的支持。2016年7月,發改委同有關部門印發《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其中在第五條“運輸服務新業態廣泛形成”中明確表示,“網約車規范、健康有序發展,以‘摩拜單車’和‘ofo’為代表的共享自行車為城市交通中短距離出行、解決‘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加強監管,尋找出路。
第一,加快共享文化觀念的普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應該是共享經濟的一個比較準確的概括。在共享經濟快速成長的過程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更面臨著社會誠信方面的考驗。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快普及共享文化、提高公民素質。
第二,加快完善共享單車制度。享單車要健康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內外部的制度支撐,這就需要各方要加強監管,如共享單車運營企業要不斷完善管理體系,建立誠信用車的獎勵機制和不當用車、無序停車的懲罰機制;政府部門要不斷適應發展趨勢的新形式、新業態,扶持與規范并重,對于擾亂道路秩序和城市管理秩序的亂停亂放問題,提供專門的停放區域,對于故意毀壞、竊取單車的行為則要依法處罰,放大警示效應。
第三,加強對押金的監管。隨著共享單車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押金、余額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資金池”。共享單車的押金流向哪里?這是很多共享單車用戶關心的話題。對于押金的流向問題,有關人士表示:“最好的做法,是單車平臺能夠公開用戶押金的流向,接受公共監督……同時,互聯網單車作為城市交通的一部分,政府相關部門也應當加強對互聯網單車服務商的監管,包括對其對用戶押金的管理等。”
第四,加快單車軟硬件技術創新。為了搶占市場,加速融資膨脹,各共享單車運營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訂單,加速市場覆蓋,卻突視了對用戶的使用舒適度、便利度以及單車本身的智能化水平和使用性能。而一個產業的興起,只有在制度、文化和技術創新都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才能避免曇花一現。共享單車在保證單車質量的同時,要不斷創新,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互聯網時代越走越遠。
相關閱讀: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