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打造“脫貧景點”需遏制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打造“脫貧景點”需遏制。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打造“脫貧景點”需遏制

背景鏈接
2017年5月,在個別地方脫貧考核中發現,70多歲的孤寡貧苦老人家中竟擺上了跑步機,如此一幅脫貧奔小康的畫面,令人哭笑不得。這與多年前植樹造林考核中出現的“山體噴綠漆”“小學生披塑料袋裝羊”何其相似!由此可見,打造“脫貧景點”的歪風并未消停,當剎!
標準表述
[綜合分析]
習總書記多次說過,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既指出了扶貧工作的認識論,也點明了方法論。然而,近年來,一些地方把脫貧當成政績工程,集中資源“造盆景”,只圖表面光鮮好看。當前,距離全面小康的時間越來越近,我們要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就要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廣大貧困人口的實事。
個別地方為何熱衷打造“脫貧景點”?因為在脫貧攻堅這場硬仗面前,個別黨員干部作風虛浮、政績觀扭曲和能力不足的問題暴露無遺。脫貧工作是真難,貧困戶致貧原因復雜,扶貧脫貧方法更不能簡單“一刀切”,只有找準病灶才能去病根,只有沉下心、慢工出細活才能帶領百姓真脫貧。這對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工作能力都是極大的考驗。然而在這塊試金石面前,個別黨員干部退縮了。因此,打造“脫貧景點”成了他們投機取巧的好辦法。對他們而言,一旦蒙混過關,不僅能遮蓋工作“盲點”,還有望用表面的光鮮亮麗換取政績。
政績觀是面鏡子,映照著領導干部的發展意識與責任擔當。擦亮政績觀這面鏡子,就要跳出“給自己留名、為自己邀官”的小格局,把“中央看什么”“人民群眾要什么”和“自己做什么”結合起來,樹立“久久為功”之念,多做利長遠、惠民生的事。
[對策措施]
把握好脫貧標準,完善程序,強化考核和評估,嚴防脫貧成果弄虛作假。有關部門應通過采取組織考核、委托第三方評估等多種方式監督檢查,對違規操作、弄虛作假的進行問責,對違規摘“窮帽”的干部依法摘“官帽”。
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現在考核貧困地區干部,主要考核減貧成效和扶貧工作。為盡快出政績,個別干部把個人利益放在貧困群眾利益之上,把減貧成效簡單等同于脫貧速度,把脫貧攻堅當成了新的政績工程。動輒搞“運動式”扶貧,熱衷“短平快”的減貧項目。這樣的扶貧,看似采取超常規手段,實則投機取巧,短期內也可能見到成績,但貧困人口的發展能力沒有得到實質性提高,很容易返貧。
扶貧要靠尊重科學規律、真抓實干來實現。打牢建檔立卡和駐村工作隊兩個基礎,瞄準貧困人口分類施策,充分發揮扶貧對象的主觀能動性,著力增強他們的內生發展能力。脫貧后再送一程,鞏固增收能力,這樣才能讓脫貧更穩定更有質量。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