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為好心好報提供法律支持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為好心好報提供法律支持。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為好心好報提供法律支持

背景鏈接
2017年5月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范表彰大會,隆重表彰了近兩年全國涌現的見義勇為英雄模范和英雄模范集體。此前,河南省政府法制辦曾就《河南省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向公眾征求意見,規定對見義勇為人員最高可給予10萬元以上的獎勵。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0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1.9%的受訪者認為見義勇為應量力而行,在保證自身安全下進行。73.7%的受訪者贊同給予見義勇為者獎勵
標準表述
[綜合分析]
古人云:“見義不為,無勇也。”自古以來,弘善抑惡、見義勇為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精神文明建設和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需要涌現更多有勇氣與正義感的人在別人需要幫助時能夠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傳遞社會的正能量。
在中華民族延綿幾千年的發展進程中,“好心有好報”的理念被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所宣揚與信奉,這種社會道德價值觀在經歷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的各種價值觀的磨礪、碰撞、篩選后,從模糊逐漸走向清晰,從抽象慢慢變得具體,有些更是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固化定型。要為“好心有好報”的行為提供法律支撐,其中見義勇為者受獎勵就是重要體現。
為防止見義勇為者“流血又流淚”情形的出現,民法總則第183條和184條為見義勇為行為保駕護航。正如新聞中過半數受訪者提出見義勇為要量力而行那樣,在自身能力確實有限的情況下,盲目地“勇為”可能會事與愿違。就在6月12日,廣西平果縣就發生8名群眾下到儲水池搶救暈倒于池內的村民,導致9人全部遇難的悲劇。當然,量力而行并非倡導消極對待見義勇為,此前曝光的“女子遭二次碾軋身亡”的悲劇,有人提出“不敢輕易移動傷者”,也有人怕“引火燒身”,這都是消極對待見義勇為的借口,不值得提倡。或許只要有人站出來警示下后面的車輛,悲劇就可避免,這種見義勇為的能力一般人都具備,更應該提倡。
[對策措施]
一要大力弘揚見義勇為精神,努力讓見義勇為行為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積極引導人們樹立正確價值取向、培養高度道德自覺,讓見義勇為精神深入人心。要加大對見義勇為英雄事跡的宣傳力度,充分運用各種宣傳媒介和藝術手段,精心刻畫見義勇為英雄群像,熱情謳歌見義勇為時代精神,不斷增強見義勇為的社會感召力。
二要關心關愛見義勇為英雄,切實維護見義勇為人員合法權益。不斷健全完善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障機制,采取物質補助、政策優待等多種措施,積極幫助他們解決醫療、就業、教育以及贍養老人、子女入學等實際問題,讓見義勇為英雄在政治上有榮譽、生活上有保障,決不讓他們“傷身又傷心、流血再流淚”。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