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切斷“洋垃圾”通道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切斷“洋垃圾”通道。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切斷“洋垃圾”通道

背景鏈接
2017年6月13日凌晨,廣東汕頭海關開展緝查行動,一舉打掉了5個固體廢物走私入境團伙。據初步查證,自2014年10月份以來,梁某、鄭某等攬貨通關團伙冒用他人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為汕頭市龍湖區某塑膠廠等多個境內貨主偽報走私進口廢塑料、廢五金等固體廢物,涉案貨物約8.5萬噸,案值高達10億元人民幣。
2017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近期,我國多地海關查獲多起“洋垃圾”走私進口大案。“新華視點”記者在多地采訪發現,“洋垃圾”治理依然面臨復雜嚴峻形勢。
標準表述
[綜合分析]
近年來洋垃圾的走私活動不但沒有消失,反而越發猖獗。其根本原因還在于有巨額利潤吸引。一些國家之所將垃圾“出口”,是因為很多國家嚴禁在垃圾回收和處理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并強制企業對垃圾進行再利用。但垃圾處理和再利用費用較高,所以不少外國企業盯上了管理較松的中國市場。
那些向中國出口垃圾的公司既可以拿到當地政府的垃圾回收補貼,還可以從中國“進口商”那里獲得出口收入。而我國一些不法分子則用買垃圾的價格買回這些廢料,稍經加工便以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價格賣出。可以說,我國已成為發達國家的垃圾場。
除了一些人追求非法利益外,還在于違法成本太小。一些違法人員走私“垃圾服裝”一旦被查到,他們就丟下這些服裝不要了。而政府有關部門則成了負擔,不僅要存放、看守,還要根據規定進行分類,付出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成本。因而,常常出現時緊時松的狀況,甚至縱容當地一些人經營,從而形成了像廣東陸豐市的碣石鎮這樣的“洋垃圾服裝交易專業鎮”,形成了一條成熟的產業鏈。
“洋垃圾”不僅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更重要的是其夾雜攜帶的細菌以及各種有毒有害物質,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同時也對環境造成很大破壞。
[對策措施]
首先,遏制“洋垃圾”走私需用足用好國際公約及法律。首先要嚴守國門,理直氣壯地揭露和控告垃圾輸出國,這有國際法依據。1989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通過《巴塞爾公約》,明確“禁止發達國家以最終處置為目的向發展中國家出口有毒廢棄物”,英、美、日、德、法等發達國家都已加入《公約》,我國也于1991年加入該《公約》,這意味著公約國必須履行責任與義務,中國完全可以依據《公約》起訴垃圾輸出國。
其次要阻斷“洋垃圾”非法輸入渠道。2011年8月1日,環保部、商務部、發改委、海關總署和質檢總局聯合制定實施《固體廢物進口管理辦法》,明令禁止中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禁止進口危險廢物等,使查處“洋垃圾”有法可依,有標準可循,現在關鍵問題在于各地海關強化責任與監管,嚴細檢查,嚴格執法。
第三要高懸法律懲治之劍,斬斷洋垃圾交易利益鏈。“洋垃圾”通常打著正常、合法貿易入境,會給檢查帶來一定困難,這要求海關更具“火眼金睛”,一旦查實堅決重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打擊有力,就能有效遏住“洋垃圾”入境。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