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卷:常識判斷<492>
黨和國家2020年的奮斗目標是( )。
A.基本實現現代化
B.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C.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D.全面實現科學發展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論述科學發展觀時,強調要“更好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基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就是( )。
A.要保持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B.要保持社會的和諧穩定、國民經濟持續增長
C.在經濟不斷增長的同時,要保證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步增長
D.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增強經濟的活力和效率
A.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11年翻一番
B.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C.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
D.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 )和到2020年的文化改革發展的奮斗目標。
A.科技強國
B.人才強國
C.文化強國
D.創新強國
A.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
B.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C.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D.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1.答案:
解析:
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報告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斗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須堅定不移地為之奮斗。”
十八大(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用“建成”取代十七大報告的“建設”。
本題為2010年真題,故本題正確答案選B。
2.答案:
解析:
所謂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行動計劃和綱領,是多個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總稱。它要使各方面的發展目標,尤其是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目標相協調。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就是要保持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解析: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在經濟方面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所以A項錯誤,D項正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B、C兩項正確。故本題選擇A。
4.答案:
解析:
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要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并提出了到2020年的文化改革發展奮斗目標。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解析:
本題考查時政常識。
A項: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在全體人民共同奮斗;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B項: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而根本任務則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所以題目表述有誤。
C項: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D項: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擴大同各方利益匯合點,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是B選項。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