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弘揚國學要對接現代文明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弘揚國學要對接現代文明。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2018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
仔細研讀下文>>>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弘揚國學要對接現代文明
【范文展示】
弘揚國學要對接現代文明
日前,在四川成都街頭出現了一名幼童,背著書包騎在牛背上,穿著長衫的父親則在前面牽著牛。這一幕被網友拍下來后,迅速走紅網絡,“父親醉心國學讓兒子騎牛上學”的話題也引起了廣泛討論。“這是我們日常內容,我平時去銀行、菜市場都是騎驢去。”這位父親表示,自己此舉是在踐行國學文化,并非炒作。
騎牛與騎驢,只要不違法,不過是一種自由。但把這個方式崇高化,等同于“踐行國學”,則未免有些滑稽。魯迅愛坐小汽車,陳寅恪愛吃面包,生活習慣而已,并未影響他們研究國學。杜甫的好朋友房琯在平定安史之亂時,就模仿春秋戰國的典故駕著牛車出來與敵軍作戰,結果敵軍縱火,嚇得牛四散奔逃,唐軍大敗,人畜相雜,死傷無數。這則故事說明:其一,不要盲目拘泥古代;其二,牛是易受驚的動物,安全起見,還是要小心“駕駛”。
但不可否認的是,像這位父親的做法,如今卻并不鮮見。一些所謂國學培訓機構、國學講師,特別愛在形式上煞費苦心。甚至不惜搬出三叩九拜、戒尺板子等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物件,美其名曰“弘揚國學”。
究其原因,大概是學其形式遠比探其內涵真諦的門檻要低得多。比如灌輸三叩九拜,有人問“為什么”,只消說一句“古人如此”,省卻多少說理與論證。只是,國學如果停留在如此淺層次的形式復古,無異于買櫝還珠,甚至會把國學弄成與現代文明相對抗的姿態,凡事不問好壞對錯,一切以東西古今劃界。凡是古人的都是好的,哪怕騎驢;凡是現代的都是“非我族類”,都該保持距離。如此下去,國學非但不會被這些人發揚光大,相反可能會走入狹隘化、極端化、邊緣化的境地,鉆進狹小天地里孤芳自賞,與文明發展割斷脈絡,把自己變成了一塊“化石”。
現如今,社會上把國學形式化的傾向越發常見,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價值的迷茫。其實,國學是個非常豐富龐雜的體系,幾乎任何理念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理論依據。關鍵是需要有一個順應人性、符合現代文明的判斷依據。讓國學更好地嵌入生活,可不是騎驢趕牛車這么浮光掠影的復古返祖,而是通過國學,使人們的精神世界能夠更加自如開張地伸展,通往人的全面發展,而不是越發得狹隘,對新生、外來事物充滿敵意。
理學家程顥有這么一句詩:“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國學,應當讓人通向這樣博大曠達、云淡風輕的境界。
(摘編自7月5日《光明日報》,原題為《“騎牛上學”并非國學真諦》)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06日 05 版)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