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以制度創新為生態環境“護航”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以制度創新為生態環境“護航”。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2018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
仔細研讀下文>>>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以制度創新為生態環境“護航”
【范文展示】
以制度創新為生態環境“護航”
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指的是一國在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環境問題會成為其發展的阻力,然而在伴隨經濟進一步發展和社會環保意識覺醒之下,環境問題最終會得以改善。過去,依靠粗放傳統的生產模式中國經濟取得高速發展,然而“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觀念導致現今中國掉入環境問題的魔咒,若不采取創新舉措,中國將難以邁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中國夢”。理性發展之路就是以制度創新擁抱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關乎民生福祉,更關系社會長遠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生簡而言之即公共利益,過去公眾關注的是生存所需的公共產品,比如社會治安、醫療衛生、食品安全、養老保障等,但是隨著民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環境民生呼之欲出,成為老百姓最關心、最迫切的民生需求。時代在變,觀念在變,如今環境保護實已為社會民生之基。以長遠的、發展的眼光來看,生態環境又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有人說:“只有了解了天空,才能扎根大地,只有了解了地球,才能扎根地球,只有了解了生命才能扎根生命”,意為人類社會要世代長存,必須要遵守客觀自然規律,保護地球,敬畏自然。
既然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攔路虎”,就必須尋根問底,對癥下藥。由于環境的污染與破壞所導致的社會糾紛與矛盾不斷上演,群體性事件不斷頻發,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發展。為此,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每屆領導干部都已將環境問題置于政府重要工作議程,采取諸多強硬措施、制定多套政策方針,但是治理效果總是曇花一現。把診問脈,環境問題的癥結究竟在何處?過去,政府在治污上習慣于傳統管制方式:打壓、查封、停產整頓,讓企業在經濟利益和環境效益之間進退兩難。因此,環境問題的痼疾在于固守成規,在于因循守舊,亟需用制度創新為環境問題找到解決之道。
用制度創新之藥消除環境“腫瘤”。習近平指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環境問題不僅關乎當代社會經濟發展,更關系子孫后代福祉、民族未來。環境問題的解決不可重蹈覆轍,沿用傳統治污思維,而是應該在制度上大力創新,用創新之藥消除環境“腫瘤”。陜西省探索出治污新制度,即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制度:利用大數據平臺建設,全方位收集污染源和污染指數,將企業排污情況納入企業信用評價考核。在信用社會的當今,這一制度對企業形成有效外在約束,倒逼企業轉型升級,鐵腕治污。
生態環境問題是當前民生需要直面的關鍵之處。盡管生態環境的保護日漸佳境,但環境問題是無遠弗屆的思考,在制度創新之路上環保事業的探索還任重而道遠。保護環境不僅是當代人的責任,更是千秋萬代的工程,唯有如此,才能讓藍天白云不再成為奢望。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