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包容審慎發展經濟新業態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包容審慎發展經濟新業態。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仔細研讀下文>>>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包容審慎發展經濟新業態

熱點背景
2017年6月2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致辭上指出,我們的創業創新,不僅讓幾乎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有條件去創造就業的崗位,去發揮自身的能動性,而且它讓人民普遍受益。我們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比如像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單車,都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方式,促進其健康發展。
2017年6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要按照“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原則,審慎出臺新的準入和監管政策。破除行業和地域壁壘,強化分享經濟領域平臺企業壟斷行為監管和防范。他舉例說,“幾年前微信剛出現的時候,相關方面不贊成的聲音也很大,但我們還是頂住了這種聲音,決定先‘看一看’再規范。如果仍沿用老辦法去管制,就可能沒有今天的微信了!”
任何新生事物在剛剛出現的時候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甚至在其發展過程中也隨時可能帶來新的問題,這是客觀事實。比如紅火的共享單車,在給公眾帶來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亂停放、行駛安全隱患、押金管理不規范等等難題;比如網貸降低了個人和企業借款融資的成本,但也出現了違規網貸平臺“跑路”、校園貸對大學生消費觀念造成沖擊等新問題;再如無人機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給傳媒、農業、氣象、測繪等行業帶來了革新,但同樣有“黑飛”擾亂航班、偷拍侵犯個人隱私等問題出現。
標準表述
[權威論述]
要積極探索審慎監管和社會共治的管理格局,以科學合理的監管,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新產業、新業態健康發展。
——李克強
探索既有必要的“安全閥”和“紅線”、又能包容創新發展的審慎監管體制機制,使新動能健康成長。
——李克強
現在對待蓬勃發展的分享經濟,以及各式新業態,也要秉持包容審慎態度,各地方、各部門要順勢而為,不要仍用老辦法去管制新業態。
——李克強
[理性看待新經濟發展]
新經濟意味著新的不確定性,既有新的機遇也有新的風險。對新生的事物,有兩種觀察的角度。一是從風險角度看,新經濟會對現有經濟秩序帶來的沖突,意味著某些傳統產業會受到嚴重沖擊。二是從機遇角度看,新經濟意味著新的技術進步、新的市場的出現,也往往意味著經濟轉型升級。不同的觀察角度往往會導致不同的政策出發點。前者對新經濟有可能采取更多管制,而后者對新經濟更有可能給予更多的空間。
[包容審慎的重要性]
秉持“包容審慎”的態度既是推動我國共享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更是共享經濟獲得政府認可、理順發展政策環境的需要;同時也表明在共享經濟發展過程上,確實還存在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及一些過激的監管行為,粗暴式監管、野蠻式監管等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制約了共享經濟發育成長。
同時,也指明了政府監管部門在對當前方興未艾的共享經濟監管中,應樹立的正確態度——就是對新興的各類共享經濟業態持包容支持態度,而不是吹毛求疵,揪住其存在的問題無限“上綱上線”,千方百計遏制其良好發展態勢;或擔心發展不暢干脆將其“一棍子打死”。這是向各級政府監管部門打了一劑“預防針”。
從當下現實現看,各級政府部門對共享經濟實行包容式監管非常重要,不僅關系到能否為我國共享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也關系到我國共享經濟能否獲得更快速、更優質的發展,更關系到能否提振國內經濟及增強國際經濟競爭力、影響力,尤其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就業壓力較大,共享經濟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政府推行的“雙創”經濟戰略能否順利推進,這對我國擺脫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窘境及消解各種社會矛盾將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參考對策]
第一,對各類共享經濟新興業態在觀念上要包容。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向縱深發展,共享經濟新興業態會像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也正如任何新事物發展有其兩面性一樣,共享經濟新興業態也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或問題,在監管上也會打這樣或那樣的政策“擦邊球”,甚至還有現行監管政策制度所沒有包羅的。這需要政府監管部門用創新的思維、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共享經濟,消除片面、孤立靜止看待共享經濟的錯誤傾向,尤其應摒棄用老眼光看待共享經濟、“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固有思維理念,大膽鼓勵民眾發展新業態,真心為其鼓與呼,為共享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寬松的輿論環境。
第二,對各類共享經濟監管在制度設計上要包容。一方面,我國現有監管制度存在很多不適應共享經濟發展要求的條款,應進行及時清理和調整,按照共享經濟發展的特點及其規律和可能存在的問題,大膽推出行政許可、商事登記等事項及相關制度,并按照“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原則,審慎出臺新的準入和監管政策。另一方面,對待各類新業態、新模式除了“包容審慎”態度、降低相應行政許可要求、提供低門檻監管要求之外,應對一些新興經營業態缺乏監管制度的,允許其先行先試,不要怕出問題,鼓勵創新,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實現共享經濟強大。通過上述做法,為共享經濟發展營造包容、寬松的監管制度環境。
第三,對各類共享經濟在監管作為上要包容。應正確處理好包容發展與監管的關系,不能認為包容就是政府監管部門可以無原則地放手不管,而應是感受到有效監管的責任比過去更重,相反應多動腦筋,充分發揮監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應更加積極探索審慎監管和社會共治的管理格局,以科學合理的監管,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新產業、新業態健康發展。
文章素材
[精彩標題示例]
讓“包容審慎”成為政府監管新常態
多些包容審慎,新業態就多些陽光雨露
[精彩開頭示例]
對于新鮮事物的發生都會有支持和反對的聲音。李克強總理指出,“幾年前微信剛出現的時候,相關方面不贊成的聲音也很大,但我們還是頂住了這種聲音,決定先‘看一看’再規范。如果仍沿用老辦法去管制,就可能沒有今天的微信了!”就此要求政府部門對待各類新業態、新模式要有“包容審慎”的態度。
[精彩結尾示例]
俗話說得好:“教婦初來,教子嬰孩。”對于包括共享單車在內的任何新產業、新業態,不僅要促發展,還要保健康,這就需要從早期開始就對于出現的問題予以重視,防微杜漸,該懲治的懲治,該糾偏的糾偏,以健康促發展,在發展中保健康。只有這樣,新事物才能健康發展,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也才能因之提高。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