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云南公務員面試指導:如何消除精準扶貧之憂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8云南公務員面試指導:如何消除精準扶貧之憂。面試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技術,面試的技巧要懂得靈活運用,就能拿到心儀的職位,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專家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仔細研讀下文>>>2018云南公務員面試指導:如何消除精準扶貧之憂

【背景鏈接】
為了利用國家產業扶持資金發展養殖,一個小山村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讓4個貧困戶各自將6000元產業扶持資金入股到另外1家正在搞養殖的貧困戶,5家貧困戶根據養殖效益按股分紅。當問及年底每戶能分多少錢時,牽頭養羊的貧困戶說:“今年市場行情不行,養羊賠錢,不傾家蕩產就不錯了,分紅是不可能的。”由于個體養殖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不足,貧困戶入股非但沒有實現脫貧,還落得個本利無歸的結局。在太行山區,一位養羊的老人,他說在政府支持下,自己養了幾十只羊,買小羊羔時每只600元,辛辛苦苦養了一年多后,市場價格下滑,成羊每只才賣到500元。“養了一年‘扶貧羊’,不僅沒脫貧,還更貧困了。”老人無奈地說,臉上的苦笑深深觸動了我。
【命題預測】
在太行山區,一位養羊的老人,在政府支持下,自己養了幾十只羊,買小羊羔時每只600元,辛辛苦苦養了一年多后,市場價格下滑,成羊每只才賣到500元。“養了一年‘扶貧羊’,不僅沒脫貧,還更貧困了。”對于“養上扶貧羊,脫貧更難了”這種說法,你怎么看?
【詳解】
此說法反應了有地方把精準扶貧理解歪了,落實偏了,搞成了“零碎扶貧”,對此急需破除精準扶貧之憂。
之所以一些扶貧項目沒能讓群眾脫貧,主要原因在于“散”。一方面,對市場缺乏調研,對扶貧措施缺乏整體規劃。比如一些地方的散戶種核桃,老百姓種出來卻很難賣出去,當地又沒有深加工企業,效益很差。幫助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手工業等,初衷是好的,但不經認真調研和精心謀劃,就把致富能力薄弱的單個貧困戶推向市場,單打獨斗,效果很可能難如預期。如果把市場比作大海,貧困戶猶如大海里的一葉小舟,任何一個浪頭都有可能導致翻船;另一方面,一些零打碎敲的舉措,貌似扶貧干部在“精準”扶貧,實際上是重過程輕結果,是懶政思維在作怪。有些黨政領導干部簡單地給貧困群眾選擇個產業,提供點扶持資金,然后往市場上“一推了之”,讓他們成為隨波逐流的“小舟”。
精準扶貧,絕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更不是不要政府的宏觀把控。一方面,放眼全局,因戶施策要求我們不僅要緊盯一家一戶的特點和需求,綜合分析地域資源稟賦和貧困戶致貧原因,微觀宏觀相結合,打組合拳綜合施策;另一方面,加強謀劃,讓貧困群眾能夠發展合作經濟、參股龍頭企業、借勢優勢產業,“借船出海”或“造船出海”。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劈波斬浪,如期實現穩定脫貧目標。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