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卷:閱讀理解<440>
在一些基層單位,總會發生群眾同干部“頂嘴”的現象,有的還因此造成了干群情緒對立。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層干部忽視了群眾的“辯白心理”。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在受到他人的批評時,大都會本能地產生一種辯解意識,也就是“辯白心理”。即便是做了明顯的,無可推卸的錯事,有的人也會講幾條客觀原因來為自己辯解,沖淡自己的過失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一般來講,“辯白心理”主要有以下兩種表現:一種是通過辯白說明問題,另一種是為了逃避責任。
根據上述文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群眾之所以為自己“辯白”是想讓干部弄清楚真實情況
B.基層干部對待群眾的“辯白”,要區分不同情況,正確處理
C.做錯事卻心存僥幸以求逃避責任的人容易產生“辯白心理”
D.基層干部與群眾發生糾紛是因為忽視群眾的“辯白心理”
古人寫詩“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寫小說動輒“閉門謝客,披閱十載”。現在許多作家每年出好幾部長篇,幾十萬字,個把月就寫成了。沒有對生活的日積月累,沒有對人生的深思熟慮,沒有對寫作的精心布局,沒有對文字的字斟句酌,反復修改,怎么會有精品?又怎能抵抗時間的淘汰?“創作”如果說不同于別的工作,就在于一個“創”字;如果說有難度,也在于一個“創”字,既不同于前人,又不同于自己。
這段文字主要表明( )。
A.生活是創作的源泉
B.時間是藝術作品的試金石
C.今人的創作態度不如古人嚴肅
D.長期潛心創作,才會出高質量的作品
藝術欣賞的特點,其實不過是借有限卻有力的誘導物,讓欣賞者利用他們的那些和特定藝術形象有聯系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接受以至“豐富”或“提煉”既成的藝術形象。無形的音樂是給人聽的,可是聽音樂的人能夠覺得看見了其實不在眼前的什么。有形的繪畫是給人看的,可是,例如畫出了洶涌水勢的馬遠的《水圖》,能夠使人覺得仿佛聽見了什么。這種精神活動,實際上就是一種“再創造”。
從文段的意思看,藝術欣賞的條件是( )。
A.誘導物,“豐富”或“提煉”,“再創造”
B.特定的藝術形象,生活經驗,想象
C.無形的音樂,有形的繪畫,“再創造”
D.既成的藝術形象,接受,精神活動
雖然黑猩猩和人類的進化史大約有99 . 5 %是共同的,但大多數思想家把黑猩猩視為與人類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自己看成是萬物之主。對一個進化論者來說,情況絕非如此。認為某一物種比另一物種高尚是毫無客觀依據的。不論是黑猩猩和人類,還是蜥蜴和真菌,都是經過長達30 億年的所謂自然選擇這一過程進化而來的。
這段文字意在闡明( )。
A.大多數思想家并不理解進化論的思想
B.真正的思想家應對所有物種一視同仁
C.所有物種事實上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黑猩猩與人類的進化史實際極為相似
層層關卡,沒有堵住問題洋奶粉流向市場,這暴露出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缺位和割裂。專家認為,食品安全生產和監督都容不得一丁點的僥幸心理,企業、監管部門都應該有“守門”意識,出了問題捂著、掖著,只會帶來市場信任和政府公信力的喪失。
這段文字中的“守門”主要指企業和監管部門應把好什么關?( )
A.質量關
B.國門關
C.品牌關
D.良心關
1.答案:
解析:
由提問可知為細節判斷題。
由最后一句可知,辯白心理有兩種表現,A只是其中一方面,過于片面,不正確;C項無中生有;D項以偏概全,文段只提到了一些基層干部忽視了群眾的“辯白心理”,并非所有的干群矛盾都由此產生,表述不嚴謹。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解析:
據提問方式可知本題屬于表面主旨題。
作者首先將今人的創作與古人相對比,說明今人的創作態度不如古人嚴肅,接著指出這樣不嚴肅的創作難以出精品,最后得出結論,“創作”的重點在于一個“創”字,也就是強調潛心創作的重要性,故正確答案為D。
A、B、C三項都只是文段的一部分,不是作者的主要觀點,故不選。
3.答案:
解析:
此題考查細節判斷。由材料首句可知,欣賞者能夠達到藝術欣賞的審美境界,首先要有東西給欣賞者欣賞,即“特定的藝術形象”,然后是欣賞者有和“特定的藝術形象”有關系的“生活經驗”,最后欣賞者還要“發揮想象”,能把自己和“藝術形象”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形成共鳴,才能獲得藝術欣賞的審美感受。B項是藝術欣賞的條件,故正確答案為B。
A、C、D項均忽略了“生活經驗“是藝術欣賞的重要條件。C項“無形的音樂”和“有形的繪畫”縮小了藝術的范圍。
4.答案:
解析:
由提問標志詞“意在”可知本題為隱含主旨題。
B項“真正的思想家應對所有物種一視同仁”體現出概括性,屬于推斷意思。對應材料“對一個進化論者者來說,情況絕非如此”成立。故本題選B。
A、C、D三項都是針對材料的字面意思,其中C、D項是支持B項的依據,作者意在闡明思想家如何正確認識,因此A、C、D都不選。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解析: 文段表達的中心意思是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缺位和割裂導致有質量問題的洋奶粉仍流向市場。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方式為各部門應加強“守門”意識,意即把好“質量關”。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