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卷:閱讀理解<48>
根據歷年時間安排,云南公務員考試網預測,歷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考生可結合2018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備考,下面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就行測科目為考生提供一些練習。
相關文章
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卷:閱讀理解<48>
1.
近年來,大到影響廣泛的重大政策,小到某一領域某一地區的具體規定,對于政策的誤讀似乎越來越多。這之中既有因相關部門遣詞造句、考慮不周全等造成的“技術性”誤讀,也存在著某些利益群體故意曲解而出現的“惡性”誤讀。此外,更加需要注意的,應該是那些由于改革滯后,民眾出于對改革期待而出現的“良性”誤讀——我們甚至應將這種誤讀看成對改革遲遲不能“破題”的一種催促。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政府部門的疏忽造成群眾對政策的誤讀
B.“惡性”誤讀與“良性”誤讀都存在
C.要仔細探求誤讀的原因給公眾以交代
D.重視“良性”誤讀背后反映的民眾期待
2.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簞食瓢飲在陋巷也不改其樂的顏回,是孔子贊賞的得意門生,他的精神有著穿越時空的典型意義。如今,還能看到幾個“固窮”的學者,還有幾個“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的文人呢?我們確實需要反躬自省,畢竟學術造假已經成為學術界的一個毒瘤, 如果聽之任之,只能毀掉我們的學術研究。
這段話的中心議題是( )。
A.學術造假
B.顏回式的學者
C.肯坐冷板凳的學者
D.孔子精神
3.腐敗和迷信有著必然的因果關系,有了腐敗才會滋生迷信。理想信仰缺失,官員就開始為自己的利益奮斗而不是為國家利益,然后便出現了腐敗行為。同時,官員也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理虧,希望能得到神靈的保佑,這就是現今官員崇尚迷信的原因。 />這段話主要強調( )。
A.官員崇尚迷信是社會轉型期理想信仰缺失的表現
B.腐敗和迷信有著必然的關系,二者互為因果
C.理想信仰缺失和腐敗是官員崇尚迷信的根源
D.官員相信迷信的行為對整個社會造成非常消極的影響
4.
新華社報告稱,我國最大的科學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發表聲明稱,中國西部的全體冰川中約有15%,即約8000平方千米的冰山融化。包含喜馬拉雅山脈的一部分,中國西部的冰川自從1990年之后便處于加速溶解的狀態。聯合國的氣候變動政府委員會(IPCC)在2014年3月發表的報告書中表示,氣候變動將威脅到世界各地的用水安全保障。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
A.世界冰川不斷縮減
B.喜馬拉雅山的冰川自19世紀以來一直都處于加速溶解狀態
C.氣候變動對世界各地的用水安全保障帶來極大的威脅
D.冰川縮減的原因是氣候的變動
5.
蘇州園林的造園者將他們對自然的理解和對自然美的高度鑒賞能力,用寫意手法融入于造園藝術中,在體現文人隱逸思想的同時,努力體現文人畫的畫意,“多方勝境,咫尺山林”,使園林成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充滿”詩情畫意。
在以上話語中,作者論述的是( )。
A.自然美和園林藝術的關系
B.寫意手法和造園藝術的關系
C.文人畫和造園藝術的關系
D.文人隱逸思想和造園藝術的關系
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參與解析:
1.答案: D
解析:
文段首先列舉了對政策的各種誤讀。由“更加需要注意的”,可知后面的句子才是文段要強調的內容,即重視“良性”誤讀背后的民眾期待,故選D。A、B項都不是文段強調的內容,C項的“探求誤讀的原因”在文中無從體現。
2.答案: A
解析:
>通覽材料,可以判斷出文段整體上屬于“分—總”結構,其主旨是最后一句“畢竟學術造假已經成為學術界的一個毒瘤,如果聽之任之,只能毀掉我們的學術研究”。因此,這段話的中心議題是學術造假。A項表述正確。
題干只是借顏回和論語中的語句做引語,重點并不在那些文言古文上,所以B、C表述片面,沒有抓住材料的語意重點;D項在題干中并未涉及,予以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C
解析: 文段首句指出腐敗是迷信的原因,迷信是腐敗的結果。由末句“這就是現今官員崇尚迷信的原因”可知,文段第二、三句重點探討官員崇尚迷信的原因,即文段主旨所在。其中并列關系關聯詞“同時”連接了兩個原因:“理想信仰缺失”和官員腐敗。C項表述最能全面概括文段主旨。因此,本題答案為C項
4.答案: C
解析:
文段為分一總結構。首先闡述了中科院關于中國冰川融化的聲明,然后列舉了IPCC報告書中的觀點,意在佐證“氣候變動將威脅到世界各地的用水安全保障”這一論點,同義替換,即為C項。A、D兩項屬于論據,B項表述不符合文意,排除。故本題選C。
5.答案: C
解析:
文段通過闡述造園者通過寫意手法,在造園藝術中表達他對自然和自然美的理解,體現文人隱逸思想和文人畫意,C選項符合題意。A、B、D三項沒有把握住文段的重點,故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