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新媒體讓詩歌走近大眾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新媒體讓詩歌走近大眾。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重慶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2018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免費贈送200+課時在線聽課,2萬道題在線刷題、200套真題在線?)
仔細研讀下文>>>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新媒體讓詩歌走近大眾
新媒體讓詩歌走近大眾
回首2017年中國詩壇,我們看到詩集出版和詩歌刊物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詩歌獎和詩歌活動的開展層出不窮。這些跡象表明,在全球化語境日益凸顯的當下,隨著新媒體的高速發展,詩歌式微、詩人邊緣化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觀。
縱觀2017年中國詩壇,從詩人到刊物、出版、獎項、活動、傳播等各方面,我們都不難發現,這是一個詩人數量、詩歌數量越來越多,好詩也日益顯露的詩歌時代。雷平陽、張執浩、湯養宗、臧棣、師力斌等詩人似群山連綿起伏,勾勒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中堅力量堅守陣地的當下,新生力量也不甘示弱,在傳承中不斷試圖突破。從80后詩人到90后詩人,青年詩人在傳承民族詩學的同時,在詩歌探索的路上不斷前行,讓人看到了新時代詩歌的未來和希望。如劉汀《麥田》、余真《歸屬地》等都頗具代表性。
丁可詩歌《母親的專列》在網上迅速走紅:“這是您唯一的一次乘車/母親,您躺在車肚子里/像一根火柴那樣安詳”。這首詩朗誦的視頻通過社交媒體廣泛傳播,可謂一時間家喻戶曉。新媒體時代,這無疑是詩歌與影視完美結合的成功范例,值得借鑒。
新時代的中國詩歌,借助網絡自媒體傳播的低門檻化和新媒體的迅捷傳播,與大眾的生活距離正在逐步拉近。詩人在公共場域中的形象已經告別了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呈現出“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姿態,詩人詩歌中所表現出來的是“為民而歌、與民同樂、造福于民”的詩歌精神和寫作立場,這對當代新詩來說尤為可貴。同時,無論草根詩人和還是著名詩人都可通過網絡平等交流、切磋詩藝,為詩歌生態的良性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從詩歌題材而論,豐富題材的詩歌涌現使得詩歌在題材拓展上更加豐富。詩歌作品貼近生活、直面現實,從生活現場出發,不僅有真情,詩意也更加濃厚。題材的多元化發展表明詩歌的情感作用和社會作用不再僅僅局限于詠物言志、借景抒情,更多的詩歌在記錄時代變遷、表現人間冷暖、凈化人類靈魂、促進社會和諧方面都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詩人個體而論,除高校學生群體作為中堅力量之外,普通工人、農民、個體經營者也大量涌現,形成全民作詩之態。鄭小瓊、郭金牛、許立志等草根詩人的走紅,無不與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緊密相連。
試想如果沒有新媒體,或許就沒有這一大批草根詩人的成名,會讓公眾誤認為詩歌在百年之際仍然高不可攀,難以企及,就失去了投身詩歌創作的信心和勇氣。2017年的詩歌成就讓我們相信詩歌新時代已然來臨,只要詩人們繼續堅持扎實創作,中國詩歌重鑄輝煌的夢想就可早日實現。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