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云南公務員行測言語理解題:如何降低錯誤率
2018年省考即將來臨,我們很多考生才剛剛著手準備,也往往感覺到無從下手。尤其在言語理解這一部分,自己刷了一些題目之后,錯誤率卻也很多,總覺得學與不學沒有什么區別。于是,就很困惑,到底如何備考,才能把言語理解提高一個比較好的分數呢?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專家在此進行講解。
其實,各位考生,你們不用擔心,這一部分是有技巧可尋的,那老師就帶著大家從考試大綱來入手,來一起探討言語理解考什么。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18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免費贈送200+課時在線聽課,2萬道題在線刷題、200套真題在線?)
1.在言語理解的第一部分里,按照大綱要求,稱之為“邏輯填空”,那么為什么不叫“詞語填空”呢,就是因為這一部分不僅僅考一個詞語的理解,更重要的還會考邏輯關系。那到底什么是邏輯關系呢?所謂邏輯關系就是上下文關系,我們拿大綱的真題和解析來做參考。
例題1:說話不僅是一種生理功能,更是一種能力。會說話的人,縱然,滔滔不絕,聽者也不以為苦;縱然,一字千金,也能繞梁三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說話者,毫不夸張地說,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用舌頭的。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能言善辯 訥口少言 實現
B.繪聲繪色 不露聲色 完成
C.口若懸河 片言只語 創造
D.侃侃而談 緘口不言 獲取
(答案:C。從上下文的意思,及詞語本身的含義,可知選項C更為貼切。)
從這道大綱樣題的答案就會發現,邏輯填空考的就是上下文關系和詞語含義。這就提醒了我們在備考中不僅要去儲備詞匯,更重要的還要把握上下行文的關系。
2.在言語理解的第二部分,我們稱之為片段閱讀,其中考的最多的提醒就是主旨觀點題。大綱中是這樣解釋的“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所以主旨觀點題就要求把握作者觀點,這就要求我們要忠于題干,同時把握文段重點。換言之,就是說,我們在做題時,要嚴格依托題干,盡可能不自我想象,但這僅僅是第一步,在把握題干的基礎上,還要理解文段重點。那何謂文段重點?我們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
例題2:我長的比我姐還丑。
A.我丑
B.我姐丑
C.我有姐
很顯然這道題會選A。那么,為什么不選BC呢,就是因為他們是文段雖然來自題干,但是不是文段作者的觀點。
我們再來看看我們大綱樣題是怎么體現出來的
例題3:解決科技與經濟結合的問題始終是科技體制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改革從技術商品化、科技運行機制、組織結構、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著力在微觀組織層面。改革進程發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從宏觀管理層面思考問題。換句話說,改革已經改到了推動科技體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頭上。政府科技資源配置的理念需不需要轉變?對科技活動管理的模式需不需要改變?管理科技活動的組織機構需不需要調整?回答了這三個問題,才有可能解決科技、經濟“兩張皮”的問題。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應從政府管理角度思考科技體制改革問題
B.進行國家科技體制的深層次改革迫在眉睫
C.明確政府職責是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前提
D.科技與經濟相脫節是我國科技體制的弊端
(答案:A。根據“改革已經改到了推動科技體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頭上”一句,可知A為正確答案。)
從這個大綱解析就會看出來,它是通過閱讀整個行文把握出重點句,并把重點句進行同義轉述,最終匹配選項。專家提醒大家,在備考時要通過大量的題目來訓練基本閱讀能力,在此基礎上,來訓練把握行文重點的能力。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