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如何判斷可能性推理哪個選項力度最大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如何判斷可能性推理哪個選項力度最大。相信行測考試一定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兒。行測中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考點之細,需要開始做到在積累的同時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18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免費贈送200+課時在線聽課,2萬道題在線刷題、200套真題在線模考)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18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免費贈送200+課時在線聽課,2萬道題在線刷題、200套真題在線模考)
仔細研讀下文>>>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如何判斷可能性推理哪個選項力度最大
可能性推理是行測判斷推理中的考試重點,可以占到邏輯判斷的70%左右的題量,而在可能性推理里面,考查最多的題目類型是削弱型和加強型題目。做過一定量題目的小伙伴都知道,做題時往往四個選項中不會只有一個選項可以加強或者削弱,而是讓我們去找最能加強和削弱的,那么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才能選出力度最大的選項呢?今天專家從“直接>間接”的角度,解釋下加強型和削弱型題目的選項力度比較。
直接>間接,顧名思義,就是直接的表述大于間接的表述。舉個例子,小李是明星蔣欣的粉絲,一天他在看到《甄嬛傳》時不禁發出一聲感慨“蔣欣好美呀”。他的兒子也在看電視,弱弱的補了一句“就是有點胖”,而他老婆在旁邊看不下去了,翻個白眼說“蔣欣一點兒都不美”。那么,對于小李的觀點“蔣欣很美”,他兒子和他老婆的觀點都能起到削弱的作用,但是相比較來說,他老婆的反駁和削弱力度更大。在考試中,“直接>間接”又是怎么來考查大家呢?我們來看一道真題:
【例題】在一次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在一座唐代古墓中發現多片先秦時期的夔(音kuí)文陶片。對此,專家解釋說,由于雨水沖刷等原因,這些先秦時期的陶片后來被沖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能質疑上述專家的觀點?
A.在這座唐代古墓中還發現多件西漢時期的文物
B.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沒有漏水、毀塌跡象
C.并非只有先秦時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書寫夔文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風俗是將墓主生前喜愛的物品隨同墓主一同下葬
【解析】選B。題干是已知事實“在一座唐代古墓中發現多片先秦時期的夔文陶片”,專家分析原因是“由于雨水沖刷,這些先秦時期的陶片后來被沖至唐代的墓穴中”,這就是一道“知果求因”型的論證結構,我們的削弱方式可以有“否定此因、另有他因、切斷聯系”。選項A,古墓中還發現了西漢時期的文物,但是這與我們的題干討論的話題“這些夔紋陶片是否是雨水沖刷的原因”話題不相關,無關選項。選項B,古墓保存完好,沒有漏水、毀塌跡象,說明不可能是雨水沖刷的原因,直接否定此因,削弱。選項C,唐代文人以書寫夔文為能事,但是唐代人寫的夔紋也不是先秦時期的夔紋陶片,無關。選項D,唐代的墓葬風俗是將墓主人生前喜愛的物品一同下葬,有的同學理解為,D的表述里有種可能性是這位墓主人生前喜歡先秦夔紋陶片,下葬時自己帶入墓穴中,但是這也只是一種可能性。對比B和D:B選項說的是“這座唐代古墓”,針對性強,而D說的是“唐代的墓葬風俗”,也有可能這位墓主人不遵從唐代的墓葬風俗,也可能這位墓主人生前根本不喜歡先秦夔紋陶片,表述間接,力度不如B。
總之,在答案比較過程中,判斷力度最大的加強/削弱項,可采用“直接>間接”的方式,快速準確地找到解題思路。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