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淺談如何把握行測片段閱讀中的“隱性”主旨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淺談如何把握行測片段閱讀中的“隱性”主旨。相信行測考試一定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兒。行測中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考點之細,需要開始做到在積累的同時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18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免費贈送200+課時在線聽課,2萬道題在線刷題、200套真題在線模考)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18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免費贈送200+課時在線聽課,2萬道題在線刷題、200套真題在線模考)
仔細研讀下文>>>2018云南公務員考試:淺談如何把握行測片段閱讀中的“隱性”主旨
片段閱讀在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部分所處的地位非常重要,無論從題目難度還是題量來看,都是不可忽視的一大得分點。其中主旨觀點題又是考試的重中之重。在主旨觀點題中,考生習慣通過在原文找主旨句的辦法來確定選項,然而有些文段并沒有直接表明觀點,需要考生通過行文來自己推斷作者的寫作意圖(即文段主旨),我們把這類題目稱作隱性主旨題。本文專家主要討論如何判斷文段的隱性主旨。通常含有隱性主旨的文段有以下幾種行文脈絡:
行文脈絡一:提出問題-危害分析
這類文段會先提出一個問題(通常是不好的社會現象),進而分析這個問題產生的危害。對于這類文段,其主旨就是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對策。具體分為:(1)如果文段中說到了造成問題的原因,主旨就要針對原因提對策;(2)如果文段沒有提到原因,主旨就從宏觀上題對策(例如從態度上表明這個問題需要予以重視等)。
行文脈絡二:事實闡述-指出問題
這類文段會先闡述一個客觀事實(往往是中性的或者褒義的闡述),然后話鋒一轉,指出仍然存在的問題。對于這類文段,其主旨就是針對問題提出對策。
行文脈絡三:事實闡述-錯誤認識
這類文段出現得相對比較少,就是先闡述一些客觀事實,最后提出相關的錯誤認識。其主旨是指出正確的認識應該是怎樣的。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具體的例題來進行應用。
【例題】目前,流動人口雖然進入城市工作生活,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會。制度的隔離客觀上強化了人口的地緣、鄉緣、親緣關系,加劇社會分化,在城市內部出現了新的二元結構。一些城市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倒掛,外來人口與本地人口存在經濟利益沖突,極易激發社會矛盾。流動人口家庭成員長期分離,造成兒童監護失責、情感缺失、婚姻不穩定、留守老人和婦女受侵害等問題,影響家庭幸福和社會長治久安。
以上文段意在說明:
A.制度的隔離使流動人口不可能融入城市社會
B.流動人口的進入會導致城市內部出現二元結構
C.讓流動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會才能長治久安
D.解決流動人口家庭成員分離問題是瓦解城市二元結構的關鍵所在
【答案】C。解析:文段第一句提出一個問題,即流動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會。第二、三、四句從不同方面講了這一問題帶來的危害。屬于我們上文講到的第一種行文脈絡,因此主旨應該是要解決“流動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會”的問題,選C項。
專家認為,隱性主旨是片段閱讀中的重點也是難點,要想提高正確率,需要從分析行文脈絡入手,學會概括句意以及句子之間的關系,從而做出準確的判斷。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