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棄考原因大調查,你會因為這些原因放棄嗎?
國家公務員考試每年都會有考生棄考,每個人棄考的原因各不相同。如2018年國考有165.97萬人通過了資格審查,但實際參考人數為98.4萬人,也就是說將近50萬人棄考。沒能如期參加考試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應屆畢業生,臨近畢業除了要應對各種招聘,還有各種各樣的面試,把國考當做是步入職場中的“備胎”。隨著市場經濟的活躍度不斷提升和求職者職業選擇的多樣化,大部分考生并不會吊死在一棵樹上。如果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那么順理成章的放棄當初報名的公考。
第二,“醬油一族”因為家里的某些原因報考了國考,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本來就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這部分人基本不看書,等到考試的時候因為自己檔期的原因,沒能如期到考場。很可能因為睡懶覺,也可能因為沒心情,不想參加考試。
第三,時代變遷,隨著行政體制改革正在進一步深化,各級政府從強勢管制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加之目前處于反腐高壓狀態,以及不斷出臺的一系列簡政放權政策,使得那些幻想著考上公務員就能端上鐵飯碗,悠閑地當上官老爺的考生幻想破滅,出現棄考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棄考現象并不是偶然,但并不值得提倡。不管制度如何改變,但是目前為止公考的熱度卻依舊火熱,體制內的穩定對于很多考生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預計10月啟動,建議考生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理性報考,一則減少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損耗,二要注意的一點是根據我國公務員考試的相關規定,在進行面試資格確認之后無故缺考是要列入誠信檔案黑名單,影響今后職業選擇的機會,因此“公考有成敗,棄考需謹慎!”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