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之定義判斷(1.12)
根據歷年云南公務員考試安排,預計2019年云南公務員報名時間為2019年3月中下旬。預計筆試時間為2019年4月中下旬歷年來,考生可結合云南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考試不指定用書2019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免費贈送200+課時在線聽課,2萬道題在線刷題、200套真題在線?)備考,下面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就行測科目為考生提供一些練習。

相關文章

2019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之定義判斷(1.12)
1.習得性無助是指人或動物接連不斷地遭遇挫折,便會感到自己對一切都無能為力,喪失信心,陷入一種無助的心理狀態,最終會放棄所有的努力。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習得性無助的是( )。
A.把青蛙放人裝有溫水的容器中加熱,青蛙一開始在溫度適宜的水中悠然自得,放松警惕,最后在不知不覺中被煮死
B.一位癌癥患者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一直積極地接受治療,但數次化療后病情未見好轉,致使其陷入絕望,放棄治療!
C.一名大一學生因初次離開家人,獨自來到陌生的城市求學,感到生活非常孤單,進而喪 失對學習的興趣
D.一個孩子在小學時成績一直很差,升學考試之前,老師和家長始終沒有放棄對他的督促和鼓勵,對其悉心輔導,最終他以優異的成績升學
2.個體在實現目標的自我調節過程中會表現出特定的方式或傾向,即調節定向。促進定向將期望的目標狀態表征為抱負和完成,在目標追求過程中更關注有沒有積極結果;而預防定向將期望的目標狀態表征為責任和安全,在目標追求過程中更關注有沒有消極結果。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促進定向的是( )。
A.某營銷團隊在與客戶洽談的過程中進展不順,主要成員們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B.小王是一名籃球運動員,每當狀態不佳時,就會聽一聽勵志歌曲,重新樹立起成為一名偉大球員的信心
C.小李初到新公司報到,為了能盡快融入集體,他總是人云亦云,避免遭到排斥
D.某中學教師擔心班上幾個成績差的學生影響班級的平均分,主動幫助他們補習
3.
必然性的判斷:這里表明的是主語的實在的規定性(直言判斷:玫瑰花是植物;假言判斷:如果太陽升起,那就是白晝;選言判斷:南美肺魚不是魚類就是兩棲類)。
根據以上的定義,下面哪種不是必然性的判斷( )。
A.如果燈亮了,那么一定是通電了
B.水是一種流體
C.兔子是一種哺乳動物
D.黑貓身上毛的顏色全是黑色的
4.維特效應即自殺模仿現象,是指自殺行為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和傳染性。即在一個團體中,如果成員共同存在某一種情緒(通常是負面的情緒),但缺乏正確的應對手段和宣泄渠道,此時有個體選擇一種方式發泄,其他個體就會傾向于模仿。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維特效應的是( )。
A.高三學生小李為了釋放高考壓力每天堅持長跑,帶動其班上的同學紛紛加入跑步運動
B.某高校頻繁出現學生集體曠課的情況,校方為了阻止事態蔓延,出臺了相應的管理政策
C.幼兒園老師每天給表現優秀的小朋友發一顆五角星,小朋友們紛紛模仿,折五角星送給自己喜歡的小伙伴
D.某公司工作壓力過大,導致員工小吳因無法承受壓力而選擇離職,于是其他員工也紛紛產生離職的想法
5.
法律文書是指法律機關依法制作的在其法律活動中承擔法律職能、具有法律意義和法律效力的文書。
下列屬于法律文書的是( )。
A.張某關于其死后財產分割問題的遺囑
B.法院關于凍結李某銀行賬號的裁定
C.檢察院關于調整上下班時間的公告
D.公安局關于規范干警職務行為的十條禁令
1.答案: B
解析: 習得性無助的定義要點是:①接連不斷地遭遇挫折;②喪失信心;③最終放棄。A項,青蛙并沒有受到挫折,而是在不知不覺中死去,不符合定義。B項,癌癥患者在治療中不斷受挫,陷入絕望,最終放棄,符合定義,應選。C項,大學生并沒有連續不斷地遭遇挫折,不符合定義要點①,排除。D項,孩子在挫折中不但沒有放棄,反而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越來越好,顯然不符合定義。故本題選B。
2.答案: B
解析: 根據促進定向與預防定向的目標與關注點的不同可以判斷,A選項“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是避免消極結果的做法,屬于預防定向;C選項小李人云亦云是出于自保考慮,為了避免消極結果,也屬于預防定向;D選項,教師為了避免成績差的同學影響班級平均分,主動幫他們補習是為了避免消極結果,屬于預防定向。故A、C、D三項皆應排除,故本題選B。
3.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該定義強調“實在的規定性”。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如果燈亮了,一定是通電了,B項,水是一種流體,C項,兔子是一種哺乳動物都是對主語的實在的規定性,都是必然為真的判斷;D項不是必然性判斷,不一定非要全身的毛都是黑色的貓才能稱作黑貓,也就是黑貓身上毛的顏色可能大部分為黑,極少部分為白色或其他顏色,但這不影響人們判斷那是黑貓,因此黑貓身上毛的顏色全是黑色的,不是黑貓的實在的規定性,不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D
解析: 維特效應的定義要點是:①團體成員共同存在某種情緒(通常是負面的情緒);②缺乏正確的應對手段和宣泄渠道;③有個體以某種方式發泄;④其他個體傾向于模仿。A選項,學生們找到了應對高考壓力的正確宣泄渠道,故排除。B選項,校方的做法與定義無關,可直接排除。C選項,小朋友模仿老師的行為是出于一種正面的心態,不存在宣泄,故應排除。D選項符合維特效應的定義,故本題選D。
5.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法律機關”,“法律活動”,“承擔法律職能”。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的張某不是法律機關,因此A錯;B中的裁定符合關鍵詞,因此B正確;C中的"公告"不承擔法律職能,只是具有規范作用,因此C錯;D中的"規范的干警職務行為"不屬于法律活動,因此D錯。綜上,故正確答案為B。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