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之閱讀理解(1.14)
根據歷年云南公務員考試安排,預計2019年云南公務員報名時間為2019年3月中下旬。預計筆試時間為2019年4月中下旬歷年來,考生可結合云南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考試不指定用書2019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免費贈送200+課時在線聽課,2萬道題在線刷題、200套真題在線模考)備考,下面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就行測科目為考生提供一些練習。

相關文章

2019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之閱讀理解(1.14)
1.逆差與順差,應當辯證地看,貿易平衡永遠是相對的、動態的。中美經貿關系是雙贏而非零和,經濟互補性注定了美對華逆差將是一個長期問題。今后,中美兩國參與全球化和產品內分工的程度會繼續加深,只要不改變現行統計方法,美對華逆差仍將持續,而中美經貿規模也仍將不斷擴大。
這段話表達的核心觀點是( )。
A.中美經濟是互補的
B.逆差還是順差要看使用的統計方法
C.美對華貿易逆差不會改變
D.美對華貿易逆差不應影響中美經貿關系
2.
中國資源價格主要存在兩大方面的問題,一是資源價格基本上是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只反映了資源開發成本,沒有全面覆蓋環境破壞成本和安全生產成本,資源稅也很低,更重要的是沒能真實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和資源稀缺程度,致使資源價格偏低;二是資源性產品之間比價關系不合理。
最能準確復述這段話的主要意思的是( )。
A.中國資源價格沒有真實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和資源稀缺程度
B.中國資源性產品之間比價關系不合理
C.中國資源價格基本上是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
D.中國資源價格存在著盲目定價和比價關系不合理的問題
3.
下面這段話主要講述的是( )。
在公路發展的早期,它們的趨勢還能順從地貌,即沿河流或森林的邊緣發展。可如今,公路已無所不在,狼、熊等原本可以自由游蕩的動物種群被分割得七零八落。與大型動物的種群相比,較小動物的種群在數量上具有更大的波動性,更容易發生雜居現象。
A.公路的發展造成了動物生存狀態的改變
B.公路越發展,對動物越不利
C.公路發展的程度不同,動物所受影響的程度也不同
D.公路的發展應考慮對動物的影響
4.
精神生活趨向平庸是我們現實生活的一個突出現象。其主要表現是:人生缺乏精神目標,既無傳統的支持,又無理想的引導;功利意識擴張導致人與人之間真情淡薄;訴諸感官的大眾消費文化泛濫,訴諸心靈的嚴肅文化陷入困境。 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知道( )。
A.精神生活的趨向平庸主要表現為信仰失落、真情淡薄和文化錯位
B.大眾消費文化富有活力,而嚴肅文化則死氣沉沉
C.在精神文化事業中進行獨立探索和創造的人是脫離他們所得的時代的
D.由于精神生活的趨向平庸,人們很容易產生失落感
5.
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不間斷文明史的古國,我國擁有十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活態的文化不僅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但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加速,文化標準化以及環境條件的變化,尚有不計其數的文化遺產正處于瀕危狀態,它們猶如一個個影子,隨時都可能消亡。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
A.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視現代化建設帶來的新問題
C.新形勢下亟須加強文化遺產保護
D.諸多因素威脅著文化遺產的生存狀態
1.答案: D
解析: 文段為“總-分-總”結構,首句觀點說明中美貿易平衡是相對的,動態的。接著對首句觀點進行了解釋說明,結合中美貿易現狀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即最后一句“而中美經貿規模也仍將不斷擴大”,也就是逆差不會影響中美經貿關系,從而與首句呼應,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
糾錯
文段的重點主要是為了說明貿易逆差不會對中美貿易造成影響,而A選項中并沒有體現出貿易逆差,排除;B選項中的統計方法也非重點;C選項過于絕對,故排除
2.答案: D
解析:
據提問“主要意思”可知此題屬于表面主旨題。
材料首先提出中國資源價格存在兩大主要方面的問題,然后具體介紹這兩方面的問題是什么。
D選項中“盲目定價”對應第一個問題“沒能真實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比價關系不合理”對應第二個問題,對材料做出了全面精煉的總結,所以D項正確。
AC項表述的是第一個問題,B項表述的是第二個問題。都屬于片面的表達,不能概括整個材料。
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A
解析:
根據提問方式可知本題為表面主旨題。
文段主要談了無所不在的公路對大型動物種群和較小動物種群的影響,即公路發展造成了動物生存狀態的改變,A項正確。
B、C項說得太絕對;D項沒有把握重點,文段談論的是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A
解析:
據提問可知此題是表面主旨題。
材料先提到精神生活趨向平庸是一個突出現象,然后具體介紹了此現象的三個主要表現:信仰失落,真情淡薄和文化文化錯位。A項是對材料的概括總結,正確。
C項明顯錯誤,跟材料表述無關;B項大眾消費文化有活力,嚴肅文化死氣沉沉,在材料中也并沒有提到;D項是精神生活趨向平庸的其中一個表現,不能概括整段材料。
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D
解析:
由提問標志詞“概括”可知本題為表面主旨題。
材料首先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接著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令人堪憂的現狀”。根據轉折關系詞“但”可知,整個材料的語意重點是其后的內容,即“文化遺產的生存受到多種因素的威脅,現狀令人堪憂”,選項D最符合文意。
A項中“新思路”在文中沒有涉及;B項“新問題”表述過于籠統,文段主要針對的是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C項為干擾性,題干考查的是對材料的概括,而非作者的意圖,C項不符合題干要求,予以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