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之閱讀理解(1.21)
根據歷年云南公務員考試安排,預計2019年云南公務員報名時間為2019年3月中下旬。預計筆試時間為2019年4月中下旬歷年來,考生可結合云南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荚嚥恢付ㄓ脮2019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免費贈送200+課時在線聽課,2萬道題在線刷題、200套真題在線模考)備考,下面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就行測科目為考生提供一些練習。

相關文章

2019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之閱讀理解(1.21)
1.
從蜻蜓低飛預測天氣,到蟾蜍搬家預測地震,中國古代民間積累了不少的經驗。這些經驗經過一代代人口口相傳,時至今日,在民間——也包括今天的網絡上來看,依舊有不低的信任度。而現代地震研究,強調的則是數據和概念。在古代對于某一地區的準確預報,放在今天信息匯集和橫向對比、統計來看,則不再有普遍適用的意義。
對于中國古代民間積累的地震預報的經驗,作者認為它( )。
A.是在老百姓中傳承多年的民間智慧的結晶,具有相當的可信度
B.與重視數據和概率的現代地震研究背道而馳,不可信
C.具有偶然性,不能作為地震預報的依據
D.可以在現代地震研究中得到有效利用
2.調查研究發現,某地基層農業科技隊伍“斷層”問題較為突出。因受地方事業總編制數的限制,當地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機構已超過10年沒有補充人才,而隨著農業科技人員的升遷、調動,基層農業科技骨干日漸減少,農技服務隊伍“青黃不接”。通過這段文字,作者旨在建議( )。
A.建立多遠基層農技技術推廣體系,實現技術推廣與生產需求結合
B.明確建設中以公益性為指導原則,解除縣鄉農技服務的后顧之憂
C.發展政府外的涉農企業力量加入,完善現代農業的農技推廣體系
D.增設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專項編制,解決農技服務隊伍斷層的問題
3.經過十年成功與失敗的磨練,我們有了一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正確的認識,并且找到了一條推進改革開放的發展之路。誰都知道,這個認識和這條道路得來不易,我們必須加倍珍惜,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但是,從改革開放第一天起,我們在重視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十分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如果只有前者沒有后者,就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這段話支持的主要觀點是( )。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一條得來不易的正確認識
B.經濟建設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設也要搞好
C.經濟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同步發展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D.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4.
爭你自己的自由,就是爭國家的自由;爭你自己的權利,就是爭國家的權利;因為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來的!容忍的度量,或許也不是奴才所能具有的。套用胡適的話:容忍要以告別奴才為基礎。
作者對自由的態度是( )。
A.不置可否
B.需要爭取
C.勉強接受
D.不能接受
5.
翻譯時,“直譯”偏重于對原文的忠實,“意譯”偏重于譯文語氣的順暢。哪種譯法最妥當,人們各執己見。依我看,直譯和意譯的分別根本不應存在,忠實的翻譯必定能盡量表達原文的意思。思想感情與語言是一致的,相隨而變的,一個意思只有一個精確的說法,換一個說法,意味就完全不同。所以想盡量表達原文的意思,必須盡量保持原文的語句組織。因此,直譯不能不是意譯,而意譯也不能不是直譯。
這段文字中,作者認為( )。
A.應隨原文意思靈活選擇翻譯方法
B.忠實于原文思想是翻譯的最高藝術
C.人為劃分直譯、意譯本無必要
D.翻譯時應盡量減少譯者個人風格的影響
1.答案: C
解析:
由提問可知此題為態度理解題。
文段闡述民間經驗時至今日依舊有不低的信任度,接著通過轉折詞“而”指出現代地震研究強調的是數據和概念,并否定民間經驗普遍適用意義,因此C選項符合題意。
A、D選項觀點與文段含義相反,直接排除;B選項觀點文段沒有指出,文段只是認為民間經驗沒有普遍適用意義,不能說明完全不可信,因此排除B。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D
解析:
題目要求是讓我們找“建議”,即作者提出問題,讓我們在選項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措施。文段提出問題是第一句科技隊伍斷層,因為事業總編制數的限制。那么如何解決因為編制數的限制導致的斷層呢?D“增設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專項編制”可解決這個問題。
3.答案: C
解析:
文段主旨句由“但是”引出,“從改革開放第一天起,我們在重視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十分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如果只有前者沒有后者,就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文段主旨句,同義替換答案為C。
4.答案: B
解析:
從文段第一句話即可推知,作者認為自由是要去爭取的。胡適的話對作者的觀點起到支持作用,可知胡適也是認為“自由是要去爭取的”。本題選B項。
5.答案: C
解析:
此題屬于態度理解題。
作者的觀點應該在文中“依我看”后面,他認為忠實的翻譯必定能盡量表達原文意思。從文段的最后一句話可以看出,根本沒有絕對的直譯和意譯,與C項表述一致。A項“靈活選擇翻譯方法”與“忠實翻譯”不符,說法有誤;B項中的“翻譯的最高藝術”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據;翻譯的時候應盡量保存原文的語句結構,這與翻譯時有個人的風格是不矛盾的,D項也不是作者的觀點。故正確答案為C。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