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揭開“因果文段”的廬山真面目
云南公務員考試網:以下為“2019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揭開“因果文段”的廬山真面目",打算報考2019云南公務員考試的考生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備考了,為了幫助大家做好備考工作!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19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免費贈送200+課時在線聽課,2萬道題在線刷題、200套真題在線模考)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19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用書(免費贈送200+課時在線聽課,2萬道題在線刷題、200套真題在線模考)
2019云南省考考試在即,很多備考的考生會覺得言語看似簡單但是準確率提高不上去。今天,云南公務員考試網針對片段閱讀中的因果文段做一下詳細的講解,讓各位考生對因果文段有進一步的認識,最終達到提高這類題目準確率的目的。
在行測考試中,因果文段分為兩種行文脈絡,一個是“分析闡述-得出結論”,另一個是“分析闡述-得出結論”。下面,教育專家結合具體題目給各位考生進行詳細介紹,說明不同行文脈絡應該如何尋找相對應的主旨。
呈現方式一:分析闡述-得出結論
【例題】隨著通訊技術的進步,當今社會,政府執政的輿論環境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各種輿論可以借助網絡、短信等現代傳播工具,跨越時空迅速傳遞,使意見空間加大,意見力度增強,而決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參與意識的增強,又加大了政府的輿論壓力。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對“輿情危機”的處理.需要改變以往被動方式,針對新出現的情況,及時采用新的方式來應對。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A.說明政府在新輿論環境下有必要轉變應對方式
B.對比不同時期政府輿論宣傳的客觀環境與方式
C.剖析政府執政的輿論壓力不斷增大的外在原因
D.分析通訊技術發展與輿論環境變化之間的關系
【分析】文段第一句話介紹現在政府執政的輿論環境發生變化,同時政府的輿論壓力也變大了。第二句進行總結,面對這樣的情況,需要改變應對輿論的新方式。題干并沒有進行不同時期輿論宣傳的對比,不選B;文段重點強調的市面對當前的狀況,提出的應對策略,而不是分析原因,不選C;“通信技術發展”不是文段重點討論的對象,不選D。文段重點就是最后一句話的結論。所以,A項正確,當選。
呈現方式二:分析闡述-說明事實
【例題】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聰明智慧的結晶,其高窟選址在戈壁荒漠的綠洲之中,體現了佛教與世俗隔離、與自然融合的思想,洞窟依山面水,河水滋潤著莫高窟周圍的綠樹,形成了獨特的清幽風光。莫高窟呈蜂窩狀排列的洞窟最高處不超過40米。冬季,從西邊刮來的風沙經窟頂而過,吹不到洞窟;夏季,對面的三危山又成了天然屏障,使東邊刮來的風沙無法威脅到洞窟。這樣,莫高窟便成了干燥區域里一個最安全的地帶。正因如此,莫高窟雖經千年,仍完好保存了11個朝代的492個洞窟及大量的壁畫和雕塑,為世界留下了珍貴的文化藝術遺產。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A.莫高窟設計建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B.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價值
C.莫高窟及其中壁畫完好保存的原因
D.莫高窟的自然環境和獨特清幽的風光
【分析】文段第一句說明莫高窟選址的特點以及其傳遞的思想,第二句提及莫高窟洞窟的特點,第三句和第四句意思是不同季節,莫高窟都不會被影響,第五句“正因如此”后面說明莫高窟保存完好這一事實。綜上,可以知道文段側重在說莫高窟為何可以保存完好至今。所以,文段的同義轉述即為C項。
根據云南公務員考試網上述具體介紹,考生可以在此基礎上反復琢磨,掌握相關的技巧,融會貫通,進一步提升這部分的準確率。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