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省考每日一練之片段閱讀(5.30)
根據歷年云南公務員考試安排,預計2020年云南公務員報名時間為2020年3月。預計公共科目筆試時間為2020年4月。歷年云南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科目均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考試不指定用書,考生可結合2020年云南公務員提前復習用書備考,下面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就行測科目為考生提供一些練習。

相關文章

接下來完成1--5題!
1.在閱讀傳統的紙質圖書時,文字本身不會移動,可以讓人平心靜氣,但在電腦屏幕前閱讀時,鼠標點擊和滾屏不可避免地會打斷人的注意力,讓人很難對文字進行全面把握,令人失去耐心。此外,手指在觸摸紙張和顯示屏對大腦的感知區域的刺激也完全不同。前者更有助于激發人的潛意識,幫助人深入理解文字之美,而不僅僅止步于獲取信息。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的是( )。
A.傳統的紙質圖書具有難以替代的優勢
B.傳統的閱讀方式更有助于大腦的開發
C.獲取信息并非閱讀的主要目的
D.使用電腦閱讀給全面理解文意帶來諸多障礙
2.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文明使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民族越來越相似,按照德國人埃利亞斯《文明的進程》的說法,文明是一個群體社會中大家按照同一規則生活,就好像按照一個節拍跳舞,不至于踩到腳一樣;而文化使一個民族與別的民族不同,它是與生俱來的,不是規則而是習慣。其實城市化也可以這樣看:城市迅速發展,摩天大樓變成城市象征,這其實是現代文明在世界各個角落強勢發展的結果。但是,我們又希望文明不要壓倒文化,“同一”不要消滅“差異”。
這段文字意在( )。
A.質疑現代文明忽略民族個性的趨勢
B.探究城市化進程與文明發展的關系
C.強調城市化進程中保存文化的必要性
D.比較文明與文化對人類發展的不同影響
3.傳統的道德是對應著較單純的生活和與人際關系結合密切的小組織產生的,道德教化在生活單純的小組織里還能發揮作用。但在高度復雜化的現代社會,如果把人的愛心和慷慨,僅由面對面的方式表現,把移風易俗的重任,僅寄望于少數有德者,很難想象這個社會會變成個什么樣子。
根據這段文字,理解錯誤的是( )。
A.道德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產生并發揮作用的
B.道德教化在傳統社會中具有積極功能
C.在現代社會發揚傳統道德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D.道德教化在現代社會的功能趨于式微
4.毋庸置疑,并非所有的新聞內容都能借助網絡流行語傳播,尤其是在政府的新聞宣傳中,網絡流行語的使用要更加理性、客觀、審慎。一些網絡流行語更多地停留在嘲諷、抱怨的層面,一定程度上發泄了個人或者青年群體對時代和社會現象的不滿。如果政府在新聞宣傳中引用這類網絡流行語,不僅不利于引導青年合理表達訴求,更無助于社會有序解決問題,可能會在更大程度上誘發群體情緒,導致社會的不和諧。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一些網絡流行語對社會現象的描述不夠理性客觀
B.新聞報道中網絡流行語的使用不利于社會的和諧
C.政府的新聞宣傳不應該使用網絡流行語
D.網絡流行語有好有壞良莠不齊
5.村民老王請鄉親們幫忙整理承包的菜園時,挖出一罐銀錠,有人說這塊菜園原屬于劉家,因此銀錠應該歸劉家;有人說劉家是外來戶,應當王姓人均分;還有人說應該干活的人一起平分,但老王的母親認為現在這是她家的地,應當歸她家。為了避免糾紛,當地法院介入此事,根據法律規定,當單位在基建施工中挖出的財物或公民個人建造住房或其他場合挖出土的財物,由于此前并不屬于單位、發掘者或其家族所有,所得財物應上繳國庫,依法處理。
最適合這段文字標題的是( )。
A.錢財競重于人性
B.好心幫忙幫出問題
C.一罐銀錠引發的糾紛
D.地下挖出一罐銀錠歸誰所有
1.A【解析】根據提問“主要”可知該題為表面主旨題。根據“此外”的并列關系可知,前面通過“紙質圖書”和“電腦屏幕”的對比說明紙質圖書使人更能集中注意力,后面說明“紙質圖書”更有助于激發人的潛意識,深入理解文字之美,二者結合就是文段的主旨,即A中所表述的“傳統的紙質圖書具有難以替代的優勢”。B項表述過于片面,僅為傳統閱讀方式優勢的一方面。C項為第二句中的部分內容,不能構成文段的主旨。D項未抓住文章主旨,僅為第一句所描述的內容,且沒有體現出“傳統閱讀”的優勢。故正確答案為A。
2.C【解析】據提問可知此題為隱含主旨題。
文段先對比了文明和文化對人類發展的不同影響,然后用轉折詞“其實”引出城市化是文明的結果,最后用轉折詞“但是”點明文中的觀點,即“希望文明不要壓倒文化”說的是城市化過程中,不要忽視文化的作用,即不要為了追求城市的現代化而犧牲城市的個性,C正確。
“城市化”為文段的論述主旨所在,A、D項沒有突出這一關鍵詞;B項未把握重點,城市化進程與文明發展的關系并非文段意在探究的內容。故正確答案為C。
3.C【解析】據提問可知此題是細節判斷題。
由材料“道德教化在生活單純的小組織里還能發揮作用”可以判斷,選項A、B正確。材料前句講道德教化在傳統社會能發揮作用,后句以轉折詞“但”引出道德教化在現代社會難以發揮作用。選項D中的“式微”指事物由興盛而衰落,恰當地表述了材料的意思。
選項C錯在偷換概念,材料敘述的主體是“道德教化”并非“傳統道德”。材料講使用道德教化的方式在現代社會發揚傳統道德困難,并非在現代社會發揚傳統道德困難。故正確答案為C。
4.A【解析】據提問知該題屬于細節判斷題。
材料從新聞宣傳,尤其是政府新聞宣傳的角度說明了網絡流行語存在的問題,所以指出網絡流行語不足的A選項正確;B、C選項太絕對;D選項材料沒提到,材料只網絡流行語存在的問題,并沒有提到網絡流行語本身的“良”、“莠”,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5.D【解析】材料圍繞的中心話題是“銀錠”,選項A、B不含主題,排除。材料句句圍繞銀錠歸誰所有,選項D更加明確,選項C,“糾紛”過于籠統,故選項D正確。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