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省考每日一練之邏輯判斷(8.6)
根據歷年云南公務員考試安排,預計2020年云南公務員報名時間為2020年3月。預計公共科目筆試時間為2020年4月。歷年云南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科目均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考試不指定用書,考生可結合2020年云南公務員提前復習用書備考,下面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就行測科目為考生提供一些練習。

1.
據有關人士科學測試,認為亞洲人特別是華裔子弟的智商都較高:日本人是103,美國人是101~102,中國人是110。前國務委員宋健認為,智商還不是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識大局、知環境、認航向,尊重別人,善于共事。 據此,我們可以認為( )。
A.中國人雖然智商較高,但沒有智慧
B.美國人雖然智商較低,但有智慧
C.智商高低不決定智慧大小
D.大智若愚
2.
一段時間以來,國產手機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逐漸減小。研究發現,國外手機公司的手機廣告比國內的廣告更吸引人。因此,國產手機生產商需要加大廣告投入,以增加市場占有率。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將嚴重地弱化上述的論證?( )
A.一些國外手機產品的廣告是由國內廣告公司制作并由國內媒體傳播的
B.廣告只能引起人們對某種商品的注意,質量才能使人們產生對商品的喜愛
C.國產手機生產商的廣告費現在只有國外廠商的一半
D.盡管國外手機產品銷售額增加,國產手機的銷售額同樣在增加
3.
恩格斯曾說:“在希臘人那里是天才直覺的東西,在我們這里是嚴格科學的以實驗為依據的研究結果,因而也就具有確定得多和明白得多的形式。”的確,不論是古代希臘還是古代中國,都曾經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文明,但是它不是適宜產生科學實驗的一種文化;它有利于直覺、經驗、真知灼見和理智的產生,但不利于用機械的設計和實驗的技術從自然中挖掘出秘密。據此,我們可知道:
A.那種不利于發展科學實驗技術的文明,不能算是一種真正光輝燦爛的文明
B.通過科學實驗,我們可以得到具有更確定形式的研究成果
C.嚴格的科學實驗是一種比直覺經驗更好的發現自然秘密的途徑
D.與當時的其他民族相比,古代希臘和古代中國創造出了更光輝燦爛的文明
4.
表面上看,1982年大學畢業生與1964年的大學畢業生相像,他們相當保守:衣著良好并且對傳統感興趣,尊重他們的父母。但有一個根深蒂固的區別:大多數被調查的1982年的大學畢業生在大學一年級時宣稱獲得好的收入是他們決定上大學的一個重要原因。
上段文字最支持的結論是( )。
A.1964年的大學畢業生實際上比1982年的大學畢業生保守
B.多數1964年大學畢業生在大學一二年級改變了他們上大學的目的
C.少于一半的1964年大學畢業生在大學一年級時宣稱上大學是為了增加他們的收入
D.1964年的大學畢業生與1982年的大學畢業生相比較而言對于財政的關心是表面的
5.
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為接受研究的3至5歲的孩子準備的一個特殊教育方案提高了他們在今后學校教育中獲得成功的功能,因此,對所有的孩子實行類似的教育方案會提高他們在今后學校教育中取得成功的機會。
如果以下哪項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說法?( )
A.學齡前兒童的父母被教育的流行風尚吸引了,他們并沒有清楚孩子接受什么樣的早期教育是有利的。
B.兒童在3至5歲時的認知能力是不斷變化的。
C.調查人員并沒有意識到他們把以前曾受到另一種教育培訓的一大批孩子也包括了進來。
D.很多父母錯誤地認為,早期正規教育將占孩子本來可以更好地獨立探索世界的時間。
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解析:
1.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一句話的對象及其關系
第一句話說明亞洲人特別是華裔子弟的智商都較高。第二句話說明智商還不是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識大局、知環境、認航向,尊重別人,善于共事。兩句話說明了智商高低與智慧大小無關。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題干認為智商高低與智慧大小無關,因此A項認為“中國人雖然智商較高,但沒有智慧”與B項“美國人雖然智商較低,但有智慧”均不符合推斷。C項“智商高低不決定智慧大小”符合第一步推斷。D項“大智若愚”也不符合第一步中“智商高低與智慧大小無關”推斷。因此答案為C。
2.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
本題論點國產手機生產商需要加大廣告投入,以增加市場占有率。論據是國外手機公司的手機廣告比國內的廣告更吸引人。
第二步:判斷削弱方式
論據和論點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需要削弱論點。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A項說國外手機產品的廣告的制作和傳播,而題干說國外手機廣告更吸引人,A是無關項。C項說國產手機廣告投入不足,加強了論點。D項中“銷售額情況”在題干中并未涉及,D是無關項。B項說質量才能使人們產生對商品的喜愛,是質量的原因而不是廣告的原因造成市場占有率降低,因此要增加市場占有率的辦法應該把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B否定了論點。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題干主要信息
①恩格斯:嚴格科學的以實驗為依據的研究結果,能得出確定得多和明白得多的形式;
、诠糯ED和古代中國都曾經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文明,但這種文明不適宜產生科學實驗;
③古代希臘和古代中國的文明,有利于直覺、經驗、真知灼見和理智的產生,但不利于用機械的設計和實驗的技術從自然中挖掘出秘密。
第二步:分析題干信息并結合選項得出答案
題干先引用恩格斯的話來說明科學研究的特點,再分析了古代希臘和古代中國文明的特點。結合題干信息分析選項,A項錯誤,從②知,古希臘和古中國的文明不利于發展科學實驗,但它們都屬于光輝燦爛的文明;B項可從①推出,為正確答案;C項錯誤,題干沒有對比科學實驗和直覺經驗之間的關系,屬于無關選項;D項錯誤,題干沒有拿古希臘和古中國跟其他民族相比,同樣屬于無關選項。A、C、D都錯,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題干主要信息
第一句說明1982年大學畢業生與1964年的大學畢業生都相當保守:衣著良好并且對傳統感興趣,尊重他們的父母;第二句說明大多數被調查的1982年的大學畢業生在大學一年級時宣稱獲得好的收入是他們決定上大學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步:分析題干信息,并結合選項得出答案
A項:題干中只是說1982年大學畢業生與1964年的大學畢業生都相當保守,并沒有比較兩者哪一個更保守,因此A中說法無法推出;
B項:題干并未涉及1964年大學畢業生“在大學一二年級改變”了他們上大學的目的,屬于無關選項,因此B中說法無法推出;
C項:由題干“1982年大學畢業生與1964年的大學畢業生有一個根深蒂固的區別:大多數被調查的1982年的大學畢業生在大學一年級時宣稱獲得好的收入是他們決定上大學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此可推出少數1964年大學畢業生在大學一年級時宣稱上大學是為了增加他們的收入,因此C中說法可以推出;
D項:D中“對于財政的關心是表面的”,題干中并未涉及,因此無法推出。
綜上,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
論據:為接受研究的3至5歲的孩子準備的一個特殊教育方案提高了他們在今后學校教育中獲得成功的功能。
論點:對所有的孩子實行類似的教育方案會提高他們在今后學校教育中取得成功的機會。
第二步:判斷削弱方式
論據強調的是為接受研究的3至5歲的孩子準備的特殊教育方案,論點強調的是針對所有的孩子的類似教育方案,論點和論據的對象范圍不同,需要削弱論證,在論點和論據之間不搭橋。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C項說的是接受研究的孩子中有一大批孩子接受過另一種教育,這說明對接受研究的孩子有效的特殊教育方案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孩子,削弱論證;A項父母不了解學前教育,B項兒童認識能力的變化,D項父母的錯誤觀點都跟論點和論據中提到的特殊教育方案無關,屬于無關選項。故正確答案為C。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