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打破種種遮蔽才能做好綜合分析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打破種種遮蔽才能做好綜合分析。云南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云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復習技巧詳見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提前復習用書
仔細研讀下文>>>2020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打破種種遮蔽才能做好綜合分析
打破種種遮蔽才能做好綜合分析
近年來,綜合分析題在申論考試中的難度相對較大,考生們拿到題目無從下手,不明確找點方向;找點不全;找到點后不知道該如何組織答案等問題。這些問題其實都是考生在做題的時候被題目本身“遮蔽”,忽視了綜合分析題目的本質。本次以2019年國考市地級第四題為例帶著各位考生剖析如何處理綜合分析題。
申論題目作答看似“難于上青天”,但其實所有題目都要嚴格遵守“問什么答什么”這一核心原則,所以我們從審題入手。
“給定資料4”中的座談會上,主持人說:“如果不能打破這種種‘遮蔽’,就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請談談你對“種種‘遮蔽’”的理解。(15分)
要求:觀點明確,緊扣資料,準確全面;不超過200字。
題干中要求談對“種種遮蔽”的理解,所以這個詞就是需要解釋的作答對象。那么,我們來剖析一下這個詞匯,在這個詞中“種種”很好理解,就是多種多樣的意思。而“遮蔽”呢?從字面看有遮蔽、遮擋、遮蓋、擋住的意思。而這個詞置于一句話中我們還需要結合這句話來分析一下。這句話說“如果不打破...就拿不出...”,證明種種遮蔽影響了有分量的作品出產。所以這個“遮蔽”本質上就有阻礙、問題的含義了。那么我們就明確了,一會再材料找點就是找一些多樣的影響優秀有分量作品出產的問題。
本題對應給定資料4,整則材料可以分為3部分。第一段總領全文,提到為了講好中國故事,組織了很多文藝工作者到基層采風,回來后召開了座談會交流心得體會。第二部分從甲到丁闡述各自的心得。最后一段主持人對全文進行了總結。
需要解釋的“種種遮蔽”這個詞出現在主持人這一段,所以我們著重分析主持人的話。
【主持人:我們組織這次采風活動,就是希望大家能夠更多地深入基層,到老百姓中間去走一走,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來反映我們所處的這個新時代。今天大家的發言都很精彩,也談到了當前文藝創作中存在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特別是,丙使用的“遮蔽”這個詞很形象。如果不能打破這種種“遮蔽”,就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創作的力量只可能來自于我們腳下的大地和身邊的人民。我們只有將個人情感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才能創作出那些有時代精神、有思想深度、有生活溫度的故事。】
這一段中主持人提到兩層含義。第一層采風活動是為了深入基層,貼近群眾,創作出體現時代特色的好作品。第二層,創作過程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丙用“遮蔽”一次形容很形象。所以,可以得出“遮蔽”就是文藝創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種種遮蔽”就是“當前文藝創作中存在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看到這里我們對作答對象有了整體的認識。但是我們并不知道問題具體都有什么,所以,我們還需要回歸其他沒看的段落,明確問題是什么,有哪些。
甲:作品迎合娛樂精神將現代元素摻雜進歷史、混淆歷史與現實,牽強附會,嘩眾取寵,對歷史不尊重
乙:停留在私人經驗,滿足自我訴求,造成作品難以回應時代提問,體現老百姓的真情實感
丙:技術和金錢使創作者自我封閉忘記創作初心
丁:城鄉存在隔閡
梳理完材料我們只需要用整體認識和分開解釋的思路將答案整理,就可以完成本題。即:
當前文藝創作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一作品迎合娛樂精神將現代元素摻雜進歷史、混淆歷史與現實,牽強附會,嘩眾取寵,對歷史不尊重;二、停留在私人經驗,滿足自我訴求,造成作品難以回應時代提問,體現老百姓的真情實感;三、技術和金錢使創作者忘記創作初心;四、城鄉隔閡。所以說,要想創作出有有份量的,就要多走走看多聊,回歸創作初心。深入群眾百姓,將個人情感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追求時代性,尊重歷史感。
要做好綜合分析題,就要時刻堅守兩個原則,問什么答什么明確分析對象,其次圍繞分析對象多方面找點整理答案,回歸題目本身走出綜合分析的思維誤區。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