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省考每日一練之語句表達(9.28)
根據歷年云南公務員考試安排,預計2020年云南公務員報名時間為2020年3月。預計公共科目筆試時間為2020年4月。歷年云南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科目均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考試不指定用書,考生可結合2020年云南公務員提前復習用書備考,下面云南公務員考試網就行測科目為考生提供一些練習。

相關文章

1.
下列各項中詞語意思最接近的一項是( )。
A.大吹大擂,大言不慚,大搖大擺
B.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話中有話
C.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指鹿為馬
D.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摩肩接踵
2.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一些情侶還在散步在月光照耀著的水泥路面上
B.割禾比賽開始不久,黃華便把李力拉了一段距離,最后,他的人影消失在稻田里。
C.學生對液體壓強越大沸點越高的道理,通過實驗深刻地留在記憶里。
D.我們必須永遠繼承和發揚革命前輩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3.
從給出的幾句話中選出有語病的一句( )。
A.為了讓酒店的內部設計足夠有趣,我們下了很多工夫
B.為了讓酒店的內部設計也足夠有趣,我們下了很多工夫
C.為了讓酒店的內部設計也足夠有趣,我們也下了很多工夫
D.為了讓酒店的內部設計足夠有趣,我們確實下了很多工夫
4.
對下面文段中有關修辭方法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人為什么要讀書呢?書,可以喚醒沉睡的心靈,可以引領迷惘的靈魂。一本好書,就是一面引領方向的旗幟,一盞指路的明燈。讀歷史,我堅定了不斷前行的信念;讀哲學,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氣;讀文學,我充滿了對精神家園的憧憬……讀書,就像用麥管吮吸甘露,讓人欣喜,讓人著迷。還有什么比讀書更能產生令人陶醉的內心體驗呢?
A.文段開頭運用反問,強調了書對人的思想的啟迪和引領作用,有助于讀者的思考。
B.文段中運用“讀……,我……”的排比句式,語勢強烈,意在突出讀書帶給“我”力量,讓“我”有更高的要求。
C.文段中“讀書,就像用麥管吮吸甘露”運用比喻,生動地寫出了閱讀給人帶來的愜意感受。
D.文段中把書比喻成旗幟和明燈,形象地道出了書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領人前進的作用。
5.
選出沒有歧義的句子( )。
A.反對你的游行的人不少
B.我們計劃請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來我校作報告
C.A國對B國的進攻早有準備
D.學生的成績好壞并不能反映其素質的高低
答案與解析
1.答案: C
解析:
此題考查成語語義辨析。C選項中“顛倒黑白”指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實,混淆是非。“混淆是非”指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指鹿為馬”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三個成語都帶有一定程度的貶義色彩,且意思相近,故正確答案為C。
A選項中“大吹大擂”指許多樂器同時吹打,比喻大肆宣揚。 “大言不慚”指說大話,不感到難為情。“大搖大擺”指走路時身子搖搖擺擺,形容自以為了不起的傲慢神態。B選項中“言外之意”指有這個意思,但沒有在話里明說出來。“弦外之音”原指音樂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里間接透露,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話中有話”指話里含有別的意思。 前兩詞強調話外深意,后一詞強調話中深意。D選項中“人山人海”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水泄不通”指形容擁擠或包圍得非常嚴密。“摩肩接踵”指肩碰著肩,腳碰著腳,形容人多擁擠。
2.答案: D
解析:
本題為病句辨析題。
A項句式雜糅,“還在散步”和“在>月光照耀著的水泥路面上”結構雜糅。
B項指代不明,“他”既可以指“黃華”,也可以指“李力”。
C項有多種語病,包括語序不當、句式雜糅等,應該改為“通過實驗,學生將液體壓強越大沸點越高的道理,深刻地留在記憶里”。
D項沒有語病,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C
解析:
本題屬于病句辨析題。
C項的句子成分雜糅,“我們也下了很多工夫”中的“也”一字并沒有表達并列關系的必要,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A
解析:
A項應為設問而不是反問,設問是有問有答,而反問是用疑問句表達確定的信息,不用回答。因此,本題答案為A項。
5.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辨析歧義的能力。
A項有歧義,可理解為“許多反對你的人舉行了游行”或者“有許多人反對你的游行”;B項中“著名”是用來修飾“學者”還是“學者和教育家”,不明確;C項有歧義,可理解為“A國早已準備進攻B國”或者“A國對B國來進攻自己早有準備”。D項語句表達通順,句意明確,沒有歧義。
故正確答案為D。
點擊分享此信息:
相關文章


